「嫦娥一号」为国争光,西方媒体却猜测中国得到苏俄官方及科学家个人的援手,或夸大中国航天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作为中国威胁论的左证。问题是;到底中美航天科技差距有多大?
比较三个主要方面可以有基本答案。一是航天器的质量,四十年前美苏的水平是百吨级,美国「土星五型」火箭能把一百三十九吨载荷送上地球卫星低轨道;苏俄「能源号」为一百零五吨,欧盟的「阿丽亚娜五号」火箭的投送能力是几十吨级;中国的「长征2F」火箭能投送的「神六」太空舱约八吨重,正在研制的大推力火箭可达二十五吨水平。可见中国火箭的燃料、发动机及整体水准还须努力。
除了硬件还有软件差距更大。不管有人无人航天器,都要同地面指挥站保持讯息传递。嫦娥工程的测控范围达四十万公里,而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探测二号」TC2跟踪距离不过十万公里。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至今已飞离地球一百五十亿公里,等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百倍,即使是无线电波的速度,「旅行者一号」发回的讯号也要经过十三、四个钟头才能传回地球。依靠航天器上只有几瓦功率的定向发射,电子讯号微弱到一般电子手表电池的二百亿分之一,美国人对此仍然能够接收并分析数据,这还是三十年前的科技水平。
此外,天体物理和天体轨道计算的理论及控制水平也是航天应用的重要因素。「嫦娥一号」飞向三十八万公里外直径三千多公里的月球,同美国2005年用「深度撞击器」击中一亿三千万公里外的六公里大小的「坦普尔一号彗星」,二者之间的难度差了四个数量级。中美航天水平的大差距,由“中新社”客观地一一道来,这正是中国政府求真务实的体现,也是胡锦涛要解放军「慎战」的原因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