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奥运。中国。北京。
这是东方的大国的第一次,是中国人经历的第一次。
奥运改变一个城市,奥运给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带来机会和转变,这已经是被无数次证实了的。
奥运下的北京的改变。北京太大了,或许北京的细节更能反映这个城市在经历改变时的表情。
北京细节,这些细节生动而鲜活。
让我们一起阅读奥运下的北京。
家门口的奥运
“亲爱的市民朋友,您们好”淡蓝色的这样开头。它告诉你假如你家里有出租房,一定要到有关部门去登记注册。假如你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外国朋友,更要提醒外国人24小时之内到有关部门去办理手续。黄色的是提醒外国朋友到中国后要24小时要办理手续,所以用的是中英文。
因为奥运到了。
奥运早已让北京西南二环边的僻静地方有所不同了。这个金宫殿旧址的地方,虽然千年前故国繁华,但如今比起北京的东、北地区,是寂寞旧时月还过女墙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近一年来,每天早晨都有人驾着船在里面捞垃圾,那条很臭的护城河水变清变亮了,里面小鱼小虾多了起来,孩子们在河边摸鱼,垂钓者长时间地蹲在河边儿,因为水的清亮,整个二环边上除了车流,还多了一处绿树环水的景致。
往日的变化都是悄悄进行的,就像是河水。说与奥运有关,似乎关系也不大,不细心就会忽略过去。
昨天晚上出门散步,所有的人都会吃一惊,这个天天去的地方一夜之间长出了一片“森林花园”!
到处都摆上了花和绿色植物。金宫殿纪念碑的广场上,凭空出现了10个鲜花搭成的塔,每个塔都有两人来高,原本这块小小的广场每晚都是被跳交谊舞的人占据的,现在很有些拥挤。那些沉默不语的花塔,像一个个严肃的推不动的舞伴,有点绊手绊脚。
跨过护城河的行人小桥上,出现一座巨大的花坛,三把巨大的扇子造型,中间是是彩绘的巨大的牡丹图案,艳丽无比;两边的两把扇子是用花搭成的,黄色的花为边儿,红色的花为扇面,扇子应该是中国文化元素的一种吧。
北京一夜之间长出“森林花园”的地方比比皆是,这座北方干旱少水的城市变得比南方城市还花团锦簇。奥运这一年,无疑是北京花最艳草最绿城市最干净最美的一年。
聚花成塔,聚花成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些花实际上都是事先养育在拳头大小的塑料盆里,靠人工一盆一盆地摞上去,一个花塔的美丽怎么也得数百上千的花盒组成。而且这些花儿都是摆放上去的,每天需要的水得用车拉来,一盆盆地浇灌,维持它们2个月的美丽。
夏天的晚上散步的人们享受着这奥运带来的美景,二环路边狭窄的绿带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北京人。一对白发老夫妻,每天都会出现在通过二环主路的地下通道里,他们的毽子踢得极其神勇,上下翻飞,几百个不落地。踢毽子的人成群结伙,围成大圈,盘据着整个地下通道,因为这里有灯光。
悄悄的,地下通道里出现了站岗的人。一身警察制服样的蓝上衣黑裤子黑皮鞋,臂上带着的菱形臂章写着“北京民兵”四个大字。每一个地下通道,都有了“北京民兵”的24小时把守。走近打听,他们是高中生,奥运的志愿者,脸上是未脱的稚气。
散步的人群中出现了一点骚动。一个蹲在地下摆地摊的青年被反剪臂膀掐住了脖子。他在卖印有五环和中国奥运印标志的T恤。扭住他的人显然是便衣,一会一个穿警服的人过来为青年照相,闪光灯在夜里特别刺人眼,是连人带货拍在一起的。青年人小声地说:“你让我坐下就坐下,起来就起来,就是别掐我脖子”。
河边上摆摊卖货的、按摩的都被带走了,平时他们总是挤在乘凉的人群里,添加一份拥挤,也添加一份市井味。散步的人常常停住脚步,按摩一下发酸的肩膀,唠两句嗑,评论一下天下大事,吹吹牛,那是北京人的嗜好。
河边清静了,凉风袭袭,风筝飞得更高了,那风筝都是一人多高的巨型的,上挂满了彩灯,五颜六色地在夜空中闪烁,高过北京高楼大厦的尖顶,亮过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