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魅惑新疆 |
彭加木为什么单独去找水
彭加木单独找水违反他自己定的考察队的铁的纪律,同时他也违背了沙漠里行动的常识。
“考察队并不是到了绝境”。当年考察队的植物专家沈冠冕说。
“当时还有半桶水,如果把所有的汽油都加在一辆车上,抛弃两辆车,所有的人都坐一辆车,沿来时的车印返回,走出沙漠没有问题。”沈说。
另外,部队已经回电,第二天就会送水。按照彭加木一贯自力更生的精神,考察队已经安排第二天三个人一起去找水,彭加木没有必要悄悄留下一张纸条自己去找水。
当年彭加木为什么自己去找水呢?这是盘桓于考察队队员心头的一个无法求解之谜。
从当年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解释彭加木自己去找水的原因是彭加木一向为国家考虑,他觉得直升机送水太貴了,他认为应该最好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一条理由考察队员们都比较认可,1980年代的知识分子,一向艰苦奋斗克己报国,精神境界之高当是不争事实。
但是彭加木为什么没有叫醒司机和搞水文地质的副队长汪文先,按照事先约定的一起去找水呢?
在这个到处都隐藏着失踪和死亡的地方,彭加木的最后时刻是怎样渡过的,他在想些什么?
在胡文康、夏训诚合著的名为《罗布泊一个正在揭开的谜》的书的序里,作者写道:彭加木没有打扰任何人自己悄悄去找水,可能是出于内疚和自责。
考察队被困沙漠,还要惊动部队用直升机送水,他这个做队长的压力一定不小,加上没有听从队员意见,及时返回,错过了好的机会。
“彭加木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对人很温和,但对自己很严苛,他时时都在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最高”。夏训诚说。
性格即命运,可能有它的道理。
彭加木失踪的谣言及为了粉碎谣言的行动
关于彭加木失踪的谣传有很多种版本,比如叛逃说:美国或者苏联派飞机将彭加木接走等等,最活灵活现的当属有人在美国的餐馆里见到彭加木一说了。彭加木失踪第86天,一个自称叫周光磊的留美中国学者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信中称周培源为“学长”,说自己是彭加木30年前的老朋友,1980年9月14日下午7 点许,他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管理留学生的戴莲如、中国留学生邓质方三人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里见到了彭加木。突见彭加木随同两个美国人步入馆内,当即趋前问候,未料彭兄竟当面不认,随即与两美国人匆匆离去”。信中还注明,邓质方曾是彭加木的学生。信中还说他已将见到彭加木的消息专函秉告“淑芳”嫂(彭加木的夫人)。
10月11日,香港《中报》刊登了这一消息,接着美国、日本的媒体纷纷报道。
10月16日出国访问回来的周培源看到信,说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叫周光磊的。彭加木的夫人也说不认识这个说自己和彭加木‘交往甚密’的人。也没有收到过什么专函。
11月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员对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发表谈话,驳斥所谓的周光磊来信;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消息,正式辟谣。此时关于彭加木失踪的种种谣传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件大事,成为一个外交事件。
但是去过罗布泊的人都坚信彭加木决不可能外逃。
当年的考察队员告诉记者:彭加木失踪的库木库都克离中蒙边境直线距离470公里;离中苏边境直线距离700公里;离中印边境1100公里。直升机的直航能力小,从任何一边的边境都飞不过来;而运输机罗布泊里一无机场二无导航,加上彭加木没有电台等任何联络工具,就是想找他也无法找到。
彭加木的司机王万轩说,罗布泊是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死寂之地,他记得当年送水的直升机飞来时,他在飞机根本就看不见影子的时候,就听到了声音。“如果彭加木是被飞机接走的话,我们不会听不到声音”他说。
为了粉碎外逃的谣言,当年的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再一次大规模地寻找彭加木。
这一次是高密度的拉网式寻找,天上直升机来回巡梭、地下100米一个人梳头般寻找,持续了20多天,仍毫无结果。
曾经创作过报告文学彭加木的作家叶永烈评价这次寻找说,
“前三次寻找是为了解救彭加木,寻找是有意义的,前题是坚信彭加木还有生还的可能;第四次寻找已经确定彭加木不可能活在人世了,寻找就是为了证明那是一个谎言。
但是,罗布泊还是没有交出彭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