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香红
南香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1
  • 关注人气:4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兰:一个百年未解之谜之楼兰之

(2006-04-17 10:21:27)
        盗墓惊楼兰(之二)
 
 
               尸骨满地

 

 “你怎么想象都不会过分,盗墓现场让人吃惊。”中国文物报总编辑李文儒向记者说,他看到的情景太刺激人了,以至于从楼兰回到北京的很多天都无法安睡。“去之前我想,那是一片无人区呀,怎么说进去也不容易吧,盗墓也应该只是偶然现象。”李文儒说。

楼兰墓葬被盗的情景,不仅震惊了李文儒,就连整天和盗墓现象打交道的新疆考古所副所长张玉忠也没有想到。

  一开口张玉忠先狠狠地骂了一句娘,然后愤愤地说:“都盗完了。”   

2003211日,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发出报道:苦苦寻觅百年的楼兰王陵,刚被发现却已经被盗。

这一消息是一支进入罗布泊的探险队报告的。这支探险队由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成。探险队说,他们在23日遭遇一辆白色213吉普车,“死亡之海”怎么会有车?一定是盗墓贼!

顺着车辙追下去,“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几座坟墓已经被挖开,棺椁、干尸、精美瓷片遍地都是。尤其是位于一座佛塔下的大墓,其壁画之精美令探险队员窒息:在这座墓里可以看到两个墓室,第一个墓室里有5具棺材,已经被盗贼破坏,尸骨满地都是,地上还散落着丝绸碎片。墓室的壁画是,一峰金骆驼和一峰银骆驼相互撕咬着,一个峨冠博带的男子站在中间,打手势让两驼分开。旁边一头奔牛怒目而视、振蹄欲奔。可惜的是,壁画已被破坏。”“进入第二个墓室,4具彩棺已被劈开,干尸、丝绸碎片扔得满地都是。墓室的壁画是一大群大臣模样的人正在行礼,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壁画色泽非常鲜艳……”

“专家初步断定:这就是2000年前的楼兰王陵。”新华社的消息如此说。

 真的是楼兰王陵?消息一出即震惊世界。220日清晨,张玉忠和一支由考古、公安组成的队伍,从新疆兵团农二师34团出发,由北向南,直插罗布泊。

出发没多久就进入了罗布泊无人区,从34团出发是到达盗墓点的最近的一条线,当晚9点,调查队到达盗墓地点。

此时天已经昏黄了,登上雅丹,趁着微弱的天光,大家看到墓顶已经塌落了,墓室里隐约有壁画,看来就是“楼兰王陵”了。

第二天早晨,张玉忠进入现场,天哪,被盗的不仅仅是一座墓,目力所及之处,所有的地方都挖得乱七八糟,沙漠里布满纵横交错的车辙、新鲜的脚印。

“这哪里是无人区,分明是闹市。”张玉忠说。张玉忠立即向北及西北方向的510公里的范围进行调查,他发现凡是他走到的地方,盗墓贼全部都挖过了。“到处是盗墓贼的足迹,每隔三五步就有新鲜的挖痕,大大小小的墓盗了50多座,尸骨扔得满山遍野都是,随葬品洗劫一空。”“太惨了,太惨了,全都盗光了,我们来晚了。”

报道中的楼兰王陵,位于北纬4040分、东经9007分的一个高20米的风蚀台地上。南距楼兰古城20公里,东南距楼兰LE4公里。处于罗布泊西北的一大片雅丹地貌中。

这片巨大的雅丹地貌,中国古籍上称为“龙城”或“白龙堆”,是丝绸之路到达楼兰之前最难走的一段路。上亿年的大漠长风在戈壁上雕刻出无数的沟沟壑壑,上可高几十米,下不可测底。风沙起处,东北西南走向的巨型台地如同游走于沙海中的蛟龙,百步之间难辨路途,是所有探险者都惊惧万分的迷魂阵。

张玉忠发现,古人在埋葬死者的时候,是从巨大的雅丹的断裂层上掏洞建立墓室的,墓道口距顶部大约两米,分前后两个墓室。盗墓贼在前墓室的顶部开了一个大约三米的口子,将前墓室全部暴露出来,然后又从前室的墙上掏了一个60厘米的洞钻入后室。

前室里堆满填土和散乱的棺板,张玉忠等从小洞中仰身钻入后室,发现后室中部倒扣着一具棺木,棺木上撂着一层层的棺板,盗墓者怕墓顶塌落,用棺木作支撑。

尸骨残存的已经不多了,仅见一个颅骨和少量长骨,但从棺板计算,大约曾经有45口棺材。其中有两块棺板是彩绘的,上面绘有菱形大格,格内的云气草纹色彩如新。

前后室里都有壁画。前室东壁上绘有6个人物,头都不见了。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鼻子以下还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留着美丽胡须的男子,他手里举着一只高脚杯,穿着一袭红袍,腰上扎着腰带。他的身边似乎是一个女子,她也端着一个扁圆形的器具。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身上的衣服。那似乎是纱质的东西,泡泡的松松的,就像是街上女子流行的泡泡袖,纤细的胳膊在里面隐约可见。

2003321日,新疆考古研究所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关于这座墓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座墓并非楼兰王陵,但墓葬的规格之高是楼兰地区少见的,尤其是带有长墓道的洞室墓和壁画墓,在楼兰地区是首次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