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都篇之一

(2005-11-28 19:17:33)
分类: 我的新闻作品三峡系列

丰都简介

  丰都是鬼城,鬼的首都。丰都还是2000多年前的“巴子别都”。

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公里的丰都,西周初年,是巴人的国都。秦汉时为枳县地。东汉永元二年(90),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代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称“丰都”。

巴人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謎,那个能歌善舞勇毅刚强的巴人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留下的文化却以强烈的生命热力,穿越几千年的时空,直抵现代,郁郁然凝结成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丰都。

有人用“中国的神曲之乡”来形容丰都。丰都什么时候成为鬼城,有根据的是东汉刘向所著《列仙传》、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汉代有两个方士王方平、阴长生,在丰都山平都山修炼,某日忽然白日飞升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

这个解释多少有点牵强附会之感。巴人崇鬼,丰都是巴人鬼文化的集大成,这是丰都之鬼的的真正历史根源。

  “鬼城”、“幽都”被完整地构建了起来,丰都山上庙宇古刹最多时达近百座。“阴曹地府”向人们形象地展示了那个人人都要去的神秘世界的景象

  血锈般的门匾,上书“鬼门关”三个大字。进得“鬼门关”,过了“阴阳桥”,上了“望乡台”,就进入了“十八层地狱”,人间的一切善恶皆有报,一个鬼的世界就由此形成。

 “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唐代诗人李白戏谑的语气不但不损丰都,反而使它名声远播,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到丰都都要刻碑题咏。再加上《西游记》、《南游记》、《说岳全传》、《聊斋志异》、《钟馗传》等一批中国古典神话小说渲染,鬼城幽都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死魂归丰都,恶鬼皆下地狱”的传说越来越神。每年旧历三月初三的香会,四方香客云集,烛光映天,香烟缭绕,钟鼓齐鸣,诵经之声传播数里之外。

  那是鬼的快乐节日,这一天阴天子会“娶亲”、城隍会“出巡”、钟馗会“嫁妹”、所有的鬼都会出来跳舞作乐。

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将淹没全县24.5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94个村,276个社,90家企业,5个集镇和整座县城,静态移民6万人。丰都县城全部淹没,鬼府之外会建一道围堰确保无恙。

 

 

 

 

 

 

                 丰都殤 (丰都预告)

 丰都人说,活的人有首都,死了的鬼也有首都,丰都就是鬼的首都。世上所有死了的人都会到丰都来报到;鬼城的人说,丰都的上午是人赶集的时候,下午就是鬼赶集。傍晚时分鬼们纷纷出来到城里游游荡荡,享受生前的世俗快乐。

每一个人来到丰都,心态都会有所变化,因为这是鬼城,因为死亡在这里被放大了,一个人人都要去的,但谁也无法知道的世界被具象了,推在人的眼前,它告诉人们,死亡就是这样的。

丰都给活人留下的心理暗示应该不止这些,死亡的世界和生的世界联系的是是如此紧密,山上是鬼的世界,山下就是人的居所,城里走的看见的是人,看不见的是鬼,人鬼相杂。任何时候鬼可以侵入人的世界影响人的生活,让人在瞬息之间死掉,变成一个鬼。而人鬼之间的界线死和生之间,虽然泾渭分明但又很难分清,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两者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又往往是人所不能左右的。

民国时的人写的散文说丰都有一个风俗,下午作生意的人,店辅里放一个水盆,每收一笔钱,都要放入水盆里,如果是鬼钱就会化为乌有,以此区分来客是人是鬼。

这几天正是月圆时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鬼节。月亮虽圆但不是清亮的,有一层濛濛的雾纱,照在长江的水面上,更是烟水氤氲 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和恐怖气氛。

中国除了丰都外,没有一个地方称自己为“鬼城”。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死亡的禁忌,平时忌讳谈死,忌讳不吉利的话。但丰都却是人鬼共居一处,生死两界离得那么近。死亡世界就高高盘踞在丰都人的头顶上,他们每天都能看到它,每天都在想着个世界,这个一去永不可回返的可怖阴森的世界。

我们在鬼城里一到晚上心里就会发慌,尤其是晚市散尽,街巷人空的时候,因为你不由不会想到那些关于鬼的传说,一切的出乎意料都会被和鬼城联系起来格外夸大,在心理在引起轰响。我们在鬼城的夜晚几乎没有一夜是安睡的,鬼城不是一个让人安稳睡觉的地方。

丰都人是怎样和鬼相处,两相平安的?

我一直特别好奇于鬼城人对鬼的看法,在我看来鬼城一定对丰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定浸透到他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因为几千年关于鬼的文化积淀一定会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上留下什么。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有答案的探索,丰都是一个很享乐的城市,我们一进入丰都就被它的欢乐气氛吓了一跳。我们是在傍晚时候登上码头的,当时的感觉丰都就象一只沸腾的大火锅,而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象是围着火锅吃得汗流浃背的食客。仿佛这是人间的最后一顿盛宴,每一个人都知道吃了这顿就会曲终人散。

的确,一个月后这一切就都不存在了,丰都就变成一座死城,一个真正的水鬼出没的世界。我们真的无法知道一个城市被宣布死亡日期、一天一天倒计时计算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也无法精确地知道一个家庭即将搬离他们祖祖辈辈的老屋,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更无法知道一个在这座城中生活了几十年,他的生命的每一个部份都和城市的每一条街巷丝丝相联的人,在这最后的日子里的真切的想法。

丰都给我们的感受应该是最独特的,长江三峡的很多城市已经死亡了,我们没有看到它们死的时刻的模样,但我们看到的是丰都走向死亡的最后时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城市在一夜之间被建设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死后的千年废墟,但我们有多少机会看到一个城市的死亡?有多少机会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死亡的最后时刻?有多少机会可以看到向老屋告别的人脸上的表情和背上的行装?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能用什么样的词来称呼它,丰都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丰都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