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巫继学:独董生中国,不成“渎董”便成“毒董”

(2006-03-15 07:25:37)
分类: 公司治理

巫继学:独董生中国,不成“渎董”便成“毒董”

在政协会上,吴敬琏先生回应了有人指责他担任独董的问题。此间似乎远离人们视线的问题独董,重触社会公众的心头之疼。真是不说心隐痛,说起心剧痛!

自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有关独董不懂事不独立的议论有增无已。公众中小股东不断质疑独董,日益失去对其的期望与信心,因而市场要求完善上市公司独董制度的呼声可谓日渐高涨。甚至有人疾呼,我国独董制度面临失败。如果不强势对现行独董制度加以检讨与改造,尽快出台相应强化监管规则,那末等待独董的命运将不是推诿责任不董事、不懂事的渎董,就是助纣为虐的毒董。科龙电器三名独董的表现,是不是在为渎董毒董做注呢?公共大众自有判断。

追溯起来,独董的渎董毒董形象早有显露。20019月,郑百文的独董陆家豪因为在公司虚假文件上签名,被证监会判以10万元处罚。此外,中水渔业独董吴敬琏连续两年未出席审议年报董事会,海洋工程独董李维安对公司违规关联方资金占用保持沉默,新疆屯河独董魏杰事前疏于监督、事后急辞该职,伊利股份有争议的董事会临时会议决定罢免俞伯伟独立董事职务。大冶特钢两位独董余杭、彭星闾对公司的不当决策无力阻止,极为无奈。而众所周知的猴王事件,堪称大股东伤害公众中小股东利益的一个典范。招商银行2003822在重庆召开的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会上5名独董均未缺席。而董事会公告未显示独董对转债发行议案的表决情况,从迄今已知的信息看,独董们并没有与基金等流通股股东一起站出来说。联系到德隆事件以及牵连出的更多有关独董的事件,人们难道没有理由对独董的表现表示愤慨吗?前不久,报载披露,在科龙电器最困难的时候,三名拿着上市公司天价津贴(年津48万元)的独董集体辞职,尽管出具了言之凿凿的理由,但似乎仍然摆脱不了紧要关头溜之大吉的嫌疑。人们又一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提出质疑。

我始终怀疑,公众可以知悉的有关独董在董事会上表现的信息,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甚至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的数字,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我的忧虑:33.3%的独董表示,在董事会表决时从未投过弃权票或反对票;35%的独董表示,从未发表过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有分歧的独立意见;15%的独董表示,所在上市公司存在拒绝、阻碍、隐瞒或者干预自己行权行为的情况;35%的独董表示,并没能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不能获取足够支持自己发表独立意见、做出独立判断的信息。

独董在我国时下存在的问题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不董事不懂事,二是不独立。如果仅仅是无暇参预董事工作而不董事,仅仅是外行任职而不懂事,那只是一个花瓶董事,我称之为渎董;如果不独立,甚至助纣为虐,那就是一个地道的毒董。因为独董(特别是名人独董)的存在,给公众股东一个定心丸,甚至可能成为中小股民投资的一个导向。因为他们在董事会的存在,可以代表公众中小股东的利益,可以规避风险,至少可以使信息透明化。

导致独董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上市公司制度的不完善应为根本原因。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众多公司管理层人员只知道想尽一切办法增产值、创利润,却忽视了监管机制的运行。大股东暗箱操纵,小股东蒙在鼓里,雾里观花。更有甚者,当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或管理层持有较大份额的股权时,即使大股东不参与管理,为获得大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直接作出有利于大股东的交易决策。监事会只是形同虚设,独董连最根本的知情权都难获得,独董难董事就成为一种必然。
  其次,是在聘任独董时就打造了关系网,为日后堵住独董的嘴、为日后与人方便与已方便埋下伏笔。在如今凡事讲双赢的大势驱动下,凭着私人交情聘请专业人士做为公司独董,利用独董的势力保护自己公司的利益,稍识实务的独董们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本着少得罪人的原则,得过且过,落得双方满意。所谓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气短,其独立性荡然无存,其神圣责任感烟消云散。

最后,在一个搏奕成风的年代,你监管部门上有政策,我上市公司下有对策。一切按有关规定出文本,一切按有关规定出信息,中小公众股东能看出其间的奥妙吗?自然,独董也只能子虚乌有了。

从长远与发展的眼光来看,独董还是值得期待的。这毕竟是现代市场经济创造的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作为公众中小股东,除了独董,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大股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是他个人品质问题,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者,他必然如此。他的品质问题在于违规违法,而独董的存在成为他违规违法的障碍,他不得不合规合法。独董代表了公众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公司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

问题是,我们必须给独董们创造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宏观外部环境。创造一个独立环境,是完善独董制度的当务之急。反过来讲也一样,完善独董制度,要求从独董能够独立地董事环境入手。

独董生中国则为“渎董”与“毒董”,恰似橘生淮北则为枳。

可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