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眼泪拍婚礼,婚庆拍摄现在真心不大对头。。。。。

标签:
婚庆拍摄后期剪辑培训摄像培训摄像微电影培训 |
分类: 婚庆跟拍、婚礼微电影资料 |
结婚本来是喜事儿,参与的人都能沾点儿喜气儿!
所以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但凡结婚,都要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请来热闹热闹!
到了今天,婚礼热闹依旧。
但新人、婚庆公司、婚礼摄像师。。。。。多少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
这是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儿。
确切的说这是一件“不该发生”但“经常发生”的事。
一位摄像师在伦敦拍一个婚礼,突闻家中母亲病危,于是向新人告假。
没想到新娘坚持要求按时拍摄,并从法律方面提醒摄像师,如不能履约必定追究法律责任。
。。。。。
于是就有了“摄像师含泪拍婚礼”一说。。。。。。
确切的说这档子事儿谁都不舒服,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最后大家都泪流满面。
新人会认为大喜的日子来这么档子事儿,多别扭。
而摄像师认为新人“太不人性了”。

公司方则认为“本来没赚多少钱,新人太折腾了”,交道打的肉疼。
“不寒而栗”这个词恐怕是真心感受。
这个事件究竟怪谁呢?我们从情、理、法三个方面来看下。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庆公司方理亏,毕竟合同在哪儿放着呢,无论啥原因你违约就是违约。。。。。
很明显商业合同不是用品质、道德来衡量的。
但是从情感来看,新人有些太苛刻,对他人的生死漠不关心,连句客套话都没有。。。。。
如果讲道理,那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大家的关于道理的标准并不统一,所以讲理基本上是鸡同鸭讲。。。。。
而且近年来婚庆拍摄领域摄像师、新人间的冲突越来越多!
因为丢了部分情节、或者镜头拍黑。。。。。镜头拍虚。。。。。闹上法院的N多。
为啥搞的这么严重?
一般出了这种事儿,摄像师方面往往是虚心认错、赔偿。
把事儿搞砸了,基本上录像价格的两倍赔偿都能接受。
主要是新人方面的索赔要求太高。
大部分理由是“毁了一生就一次的婚礼”,所以高额索赔。
但问题在于往往只有出了事儿,新人才在意“一生一次”。
从拍摄花钱方面可一点没看出来,大部分是“几百块钱的价格”还要省了再省,抠了再抠。。。。。
所以最后就很搞笑了。。。。。
婚庆摄像师收几百块钱的费用,得担着“新人一生幸福”的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婚摄会搞成这个样子?
其实根本问题在于产品类型也就是”婚摄节目“或者。。。。。叫”婚礼跟拍“、”婚礼微电影“并不适合客户的要求。
你做的东西从根上他就不满意,哪可能有好态度给你。
要知道商业社会,无论啥行业都是一个”是否有用“的问题,你对人家有用自然是好脸相迎,如果没用肯定是没好待遇了。
那么对于新人来说,啥有用呢?
说到婚摄,大家常说的一个概念就是”记录“!
没错,确实是记录!但问题就子啊于记录的是啥。。。。。
对于大部分婚庆摄像师来说,记录的是“内容”,也就是把婚礼全须全尾的记下来。
而新人要的是”情感“、“回忆“
有的朋友说了,内容不就是”回忆“吗?
那麻烦自己想想,你自己回忆对你很重要的事儿,是”全须全尾的内容“吗?
。。。。。
所以说产品根本就不符合新人的要求,他们接受这个产品很勉强,再后面的事儿就不可能顺了。
那么为啥会出现这种”产品不对路“的现象呢?
主要在于婚拍从业方面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人对这个产品进行研究、定型。
目前婚拍的单子主要垄断在”婚庆公司“手里,由他们再雇摄像。
这个垄断可以说真狠,有的地区婚庆公司干脆直接把好日子的酒店都包了。。。。。
结果就是新人必须从婚庆公司找摄像师,而摄像师则必须从婚庆公司手里接活。
而婚庆公司哪里懂节目制作,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只考虑盈利。
(婚庆行当等于是火车站的饭馆。。。。。只考虑一趟活儿合理,谁没事儿结两次婚啊)
压低摄像师的价格,高价出给新人。
但所谓高也就几千元而已,说实话心太小。
不过话说回来,就是他们想做好都白搭,婚庆公司哪儿懂做节目啊。。。。。
我看过最乐的一个婚摄合同,婚庆公司跟新人签的。
居然写着”摄像师保证拍够8个小时“。
可笑吧?但实际情况他们就那么干了。
而摄像师拿着微薄的报酬根本没有能力去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只能是一场场的对付。
这种情况下谈拍摄产品类型确实显的很可笑了。
然后就是现在这种杯具局面了。
新人不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啥(当然他们知道不满意)
婚礼公司短视
摄像师没利润所以没力量
。。。。。
所以对于婚摄,三方的看法就是这样了:
新人:你们会拍吗?
婚庆公司:缝儿太小了,赚不了多少,我只是帮你们找人,干嘛管你那么多事儿?
摄像师:就这么点儿钱,你们还想做啥?
。。。。。
最后的结果就是三方别扭着往前走,然后一旦有问题就闹腾起来。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破局呢?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成型的影视工作室,有自己的产品(不是哪种传统的婚礼微电影,这东东也有问题)。
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
1、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让摄像师团队来做决定,而不是婚庆公司
2、做新人需要的产品
这个其实还是专业性的问题,只有懂影视,才能理解、表诉新人的要求。
最后说一点儿职业性方面的问题。
具体到这个事件,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没有发言权(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真是情况并不清楚)。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影视行业必须遵守职业性原则,答应人家的事儿必须做到!
作为摄像师,如果有其他事儿无法到场拍摄,第一选择就是找个朋友给自己替班儿,最好是一个水平比自己高的摄像师,以免耽误事儿。
这么干的话,保持了自己的信用度,以后还可以继续接活儿。
而作为机构首先应该考虑客户方的情况,一旦摄像师出问题,立刻启用备用,通常来说制片主任的小本上至少得有10个名字。。。。。
而且与客户协商变动等问题,应该由专业制片人员出面解决,而不是让摄像师自己搞定。
最后就是不能公然指责客户,即使他蛮横不讲理,也不能。
原因很简单,你拿了人家的钱。。。。。当然你可以选择不拿。
客户从来都不是上帝,但确实是你的衣食父母。
除非这事儿已经超出了谈判解决的范畴,那另说。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解决”节目类型“问题,也就是婚礼要拍成啥样?
否则拍婚礼就只能是在“没活儿”、“价低”、“郁闷”中纠结了。。。。。
那么问题来了。。。。。
1、你现在拍摄婚礼是啥类型?
2、你认为婚礼咋拍新人会满意?
3、你拍一场婚礼打算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