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底摄像机NX100、XC10、DVX200参数分析

标签:
it码流分比率1英寸4k |
分类: 小高清、单反、单电资料 |
目前只能叫大底摄像机了,因为这几台摄像机的CMOS确实大。
1英寸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CMOS尺寸,要比传统摄像机的1/3、2/3大几倍,
但比单反的35mm全画幅又小了很多。
所以称为大底摄像机合适。
实际上摄像机改善画质,一直是靠“分辨率“、“码流”、“画幅”三个方面的参数。
其中改善“码流”是最容易的,在标清年代一直是靠提高码流来改善画质。
松下公司在码流方面一向很下力气。
GH2就是靠”码流破解“成为神器的,高达200M以上的码流确实很吓人。
而“分辨率“则改善了摄像机最重要的参数”清晰“。
这个方面的提高其实难度比较高。
但突破高清后,分辨率方面发展迅猛,现在4K已经成了标准配置。
对于这三个参数,提高难度最大的其实就是画幅。
N年以来,电影摄像机的CMOS画幅提高到了35mm。
但电影摄像机要的画质而不对参数控制方面并不在意。。。。。
所以电影摄像机并不能用于记录类拍摄。
即使是低端的BMD系列电影摄像机,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虽然加了一些自动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不能适应记录拍摄。
杯具。。。。。
而电视摄像机的CMOS尺寸一直没有改善。
基本上就是广播级摄像机 2/3英寸,业务机摄像机1/3英寸。
标清年代,索尼190P是1/3英寸
高清年代,索尼NX3是1/3英寸
4K,
索尼AX1E是1/2.3英寸
从标清720*576开始,到高清的1920*1080,再到4K,摄像机的CMOS尺寸没啥改变。
但是不提高CMOS尺寸,只加大分辨率,后果就是像素密度高,噪点大。
尤其是4K摄像机。
2015年开始,几家主要的摄像机厂商都开始推出1英寸底的摄像机。
主要有索尼的NX100、佳能的XC10、松下的DVX200。

那么这三款机器的参数和功能有啥不同呢?
下面我们比较下:

首先这三款摄像机都是固定镜头的长焦机,用途应该是新闻、专题、活动记录拍摄。
从整体参数来看,松下DVX200的性能要高一筹。
清晰度达到了1000线,而码流高达标清200M、高清100M,低照度0.2liu。
V-LOG L更是提供了12档的可调度。
这已经是广播级标准了。
但。。。。。机内录制采样只有8bit 4:2:0
这个参数很让人惊奇。
按照常规说法,4:2:2采样是广播级的标准线,DVX200广播级应用就很尴尬了。
而且这个采样使V-LOG L gamma就很鸡肋了。
是技术跟不上还是牙膏。。。。。不好说。
NX100则没看到线数参数,录制高清 50M码流,没有4K,低照1.7liu
从参数看非常的“索尼”,定位很明确,这就是一款手持高清机。
可以认为是NX3的弟弟。
概念就是1英寸。
这款机器的价格估计不会高,画面的颜色和噪点情况会比索尼小高清好的多。
而XC10更像一款探索性的机器。
要点就是4K,高码流,loggamma。
要知道佳能4K可是刚开始出现,所以这款机器的实验性氛围很强烈。
这款机器同样没有清晰度线数参数,定位就不会是广播级应用。
而4K记录,305M码流更像是一种“画质的诱惑”。
如果拍广播电视节目,用松下的DVX200比较合适。
如果是会议、活动、新闻拍摄,索尼的NX100不会差,很规范的机器。
如果是记录片拍摄或者是电影发烧探索,佳能的XC10合适,毕竟是4:2:2采样,305M的逆天码流。
整体来看,1英寸确实来了,但毕竟是开始,实验测试的概念更强一些。
海达郝老师
2015.07.23
关注微信公众号:HD64028800
或者扫一扫,看郝老师最新文章:

1英寸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CMOS尺寸,要比传统摄像机的1/3、2/3大几倍,
但比单反的35mm全画幅又小了很多。
所以称为大底摄像机合适。
实际上摄像机改善画质,一直是靠“分辨率“、“码流”、“画幅”三个方面的参数。
其中改善“码流”是最容易的,在标清年代一直是靠提高码流来改善画质。
松下公司在码流方面一向很下力气。
GH2就是靠”码流破解“成为神器的,高达200M以上的码流确实很吓人。
而“分辨率“则改善了摄像机最重要的参数”清晰“。
这个方面的提高其实难度比较高。
但突破高清后,分辨率方面发展迅猛,现在4K已经成了标准配置。
对于这三个参数,提高难度最大的其实就是画幅。
N年以来,电影摄像机的CMOS画幅提高到了35mm。
但电影摄像机要的画质而不对参数控制方面并不在意。。。。。
所以电影摄像机并不能用于记录类拍摄。
即使是低端的BMD系列电影摄像机,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虽然加了一些自动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不能适应记录拍摄。
杯具。。。。。
而电视摄像机的CMOS尺寸一直没有改善。
基本上就是广播级摄像机 2/3英寸,业务机摄像机1/3英寸。
标清年代,索尼190P是1/3英寸
高清年代,索尼NX3是1/3英寸
4K,
从标清720*576开始,到高清的1920*1080,再到4K,摄像机的CMOS尺寸没啥改变。
但是不提高CMOS尺寸,只加大分辨率,后果就是像素密度高,噪点大。
尤其是4K摄像机。
2015年开始,几家主要的摄像机厂商都开始推出1英寸底的摄像机。
主要有索尼的NX100、佳能的XC10、松下的DVX200。

那么这三款机器的参数和功能有啥不同呢?
下面我们比较下:

首先这三款摄像机都是固定镜头的长焦机,用途应该是新闻、专题、活动记录拍摄。
从整体参数来看,松下DVX200的性能要高一筹。
清晰度达到了1000线,而码流高达标清200M、高清100M,低照度0.2liu。
V-LOG L更是提供了12档的可调度。
这已经是广播级标准了。
但。。。。。机内录制采样只有8bit 4:2:0
这个参数很让人惊奇。
按照常规说法,4:2:2采样是广播级的标准线,DVX200广播级应用就很尴尬了。
而且这个采样使V-LOG L gamma就很鸡肋了。
是技术跟不上还是牙膏。。。。。不好说。
NX100则没看到线数参数,录制高清 50M码流,没有4K,低照1.7liu
从参数看非常的“索尼”,定位很明确,这就是一款手持高清机。
可以认为是NX3的弟弟。
概念就是1英寸。
这款机器的价格估计不会高,画面的颜色和噪点情况会比索尼小高清好的多。
而XC10更像一款探索性的机器。
要点就是4K,高码流,loggamma。
要知道佳能4K可是刚开始出现,所以这款机器的实验性氛围很强烈。
这款机器同样没有清晰度线数参数,定位就不会是广播级应用。
而4K记录,305M码流更像是一种“画质的诱惑”。
如果拍广播电视节目,用松下的DVX200比较合适。
如果是会议、活动、新闻拍摄,索尼的NX100不会差,很规范的机器。
如果是记录片拍摄或者是电影发烧探索,佳能的XC10合适,毕竟是4:2:2采样,305M的逆天码流。
整体来看,1英寸确实来了,但毕竟是开始,实验测试的概念更强一些。
海达郝老师
2015.07.23
关注微信公众号:HD64028800
或者扫一扫,看郝老师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