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职业与入行
(2014-07-13 20:56:49)
标签:
编剧导演宋丹丹编剧骂战教育 |
分类: 电视行业职业与就业 |
随着韩剧的流行,大家逐渐认识到编剧的存在感
这么说似乎有点别扭,还可能被“编剧”朋友拍砖
编剧从来都存在,干嘛说“存在感?”
事实上在中国影视行当,导演一直强势,编剧很边缘
所以大家一直只知导演,不知编剧
从韩剧中,我们认识到编剧的重要和强势
。。。。。。
近年来中国编剧也开始强势,绝地反击
有的编剧不忿导演,干脆自己编、自己导
例如拍《特种兵》系列的刘猛
还有的直接跟喜欢改戏的“导演”、“演员”开战
例如:宋丹丹与编剧之间的口水战
。。。。。。。
那么什么是编剧,编剧如何入行呢?
编剧就是编剧本的人
剧本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拍剧的基础
任何一个影视剧都是从剧本开始的,没有剧本也就没有剧了
所以编剧很重要
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色,却决定一部戏的成败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到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对白:
“曾经有一份爱放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那就是一万年”
我们立刻想到的是“星爷”,而不是编剧
这句对白可能会流行一万年,但跟编剧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说
。。。。。。。。
从工作方式来看,编剧过的很不错!
编剧不用按时起床,想怎么分派自己的时间都可以,
可以任意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又美其名曰体验生活(当然被人逼稿关起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说到这人,是不是有些朋友已经相当编剧了?
先等等。。。。。
从职业前景来看,编剧是目前影视业乃至漫画、游戏业最奇缺的人才
走红的话,也是个挺能赚钱的营生
但注意定语“走红的话”,否则不管你写的多牛,也就是给人当当枪手!
写的不牛就更惨了。。。。。。。
编剧这个职业的好处就是谁都可以尝试
只要有兴趣,学天文的也好,市场的小贩也好,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编剧
编剧与导演的关系最独特,
首先他们是同事,编剧编的剧本就是给导演用
然后他们是敌人,因为导演总喜欢改编剧的剧本
狠点儿的导演,干脆跟这编剧走,写到哪儿看到哪儿
这样从工作量和自尊方面给编剧带来严重的内伤
。。。。。。
那么中国导演(甚至一些名角)为啥喜欢改剧本呢?
两个方面的原因:
1、剧本的表现方式确实不适合影视语言
2、导演为了省事儿
其实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一些表现套路
我们在不同的剧中常看到一些相同的情节模式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编剧的表现模式,他不熟悉,也懒得尝试
干脆改成自己熟悉的
。。。。。。。
学编剧最常规的方式就是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不一定靠谱。
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成气候很费劲
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
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
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
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
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
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大陆的教育以《雷雨》为典范
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
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最后说下,
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生活触觉敏锐
如果你有这个素质,考虑入行吧
但不一定能赚到钱的说
海达郝老师
2014.07.13
这么说似乎有点别扭,还可能被“编剧”朋友拍砖
编剧从来都存在,干嘛说“存在感?”
事实上在中国影视行当,导演一直强势,编剧很边缘
所以大家一直只知导演,不知编剧
从韩剧中,我们认识到编剧的重要和强势
。。。。。。
近年来中国编剧也开始强势,绝地反击
有的编剧不忿导演,干脆自己编、自己导
例如拍《特种兵》系列的刘猛
还有的直接跟喜欢改戏的“导演”、“演员”开战
例如:宋丹丹与编剧之间的口水战
。。。。。。。
那么什么是编剧,编剧如何入行呢?
编剧就是编剧本的人
剧本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拍剧的基础
任何一个影视剧都是从剧本开始的,没有剧本也就没有剧了
所以编剧很重要
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色,却决定一部戏的成败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到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对白:
“曾经有一份爱放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那就是一万年”
我们立刻想到的是“星爷”,而不是编剧
这句对白可能会流行一万年,但跟编剧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说
。。。。。。。。
从工作方式来看,编剧过的很不错!
编剧不用按时起床,想怎么分派自己的时间都可以,
可以任意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又美其名曰体验生活(当然被人逼稿关起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说到这人,是不是有些朋友已经相当编剧了?
先等等。。。。。
从职业前景来看,编剧是目前影视业乃至漫画、游戏业最奇缺的人才
走红的话,也是个挺能赚钱的营生
但注意定语“走红的话”,否则不管你写的多牛,也就是给人当当枪手!
写的不牛就更惨了。。。。。。。
编剧这个职业的好处就是谁都可以尝试
只要有兴趣,学天文的也好,市场的小贩也好,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编剧
编剧与导演的关系最独特,
首先他们是同事,编剧编的剧本就是给导演用
然后他们是敌人,因为导演总喜欢改编剧的剧本
狠点儿的导演,干脆跟这编剧走,写到哪儿看到哪儿
这样从工作量和自尊方面给编剧带来严重的内伤
。。。。。。
那么中国导演(甚至一些名角)为啥喜欢改剧本呢?
两个方面的原因:
1、剧本的表现方式确实不适合影视语言
2、导演为了省事儿
其实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一些表现套路
我们在不同的剧中常看到一些相同的情节模式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编剧的表现模式,他不熟悉,也懒得尝试
干脆改成自己熟悉的
。。。。。。。
学编剧最常规的方式就是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不一定靠谱。
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成气候很费劲
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
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
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
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
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
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大陆的教育以《雷雨》为典范
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
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最后说下,
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生活触觉敏锐
如果你有这个素质,考虑入行吧
但不一定能赚到钱的说
海达郝老师
2014.07.13
前一篇:7月9日班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