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报纸》手记(四)终于可以开拍了

标签:
微电影拍摄cctv6轨道摇臂摄像机 |
分类: 导演、编导、编剧资料 |
团队到位了,分场也做完了。
终于上可以考虑开拍了。
最后一个障碍就是场景,或者称为景片儿。
例如:房屋、市场。。。。。。
当然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影视基地租。
但太贵!
从预算的角度考虑,最后还是搭实景解决问题。
找了一朋友,他家有套空房。
给点儿小钱意思意思就用了。
他家小区不错,给保安塞条烟外景也解决了。
正好旁边有一收垃圾的大爷,有一个平板车。
找点儿旧报纸,搭上去就齐活儿了。
你不仅是一个好导演,还得是个好制片的说。
银子的问题很重要,没了它,你啥也没得拍了。
不过该省的省,不该省的可不能省。
例如,一辆金杯车是必须的。
一是拉东西、二是演员化妆休息,很有用的说。
条件都到位了,就又得开会了。
大家要注意,“开会”对于剧组很重要的说。
基本上方案啥的都是在开会中形成的。
这次开会主要是沟通,导演、演员、摄像组进行沟通。
沟通的基础就是“剧本”、“台词”、“拍摄流程表”。
目地就是确定“情节”、“时间”是否能执行。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其实拍剧一直有句话叫“借天光”,说的直接点儿就是靠天吃饭!
而每天最佳上午的阳光最好,所以得早起借太阳的光。
几点儿?5点比较合适。
所以让大家按点儿集合其实也是个麻烦事儿。
有的朋友说,不是可以布光吗?
干嘛要借阳光呢?
两个字,省钱!
室外拍摄,色温靠谱的也就阿莱灯。
但哪玩意儿多贵呀!
先别说灯,就是电也不是笔小数字。
如果真是拍电影倒可以了,牛哄哄的扛着一堆阿莱灯。
“微电影”可没哪个预算。。。。。。
还是靠太阳把!
第二天还好,人都按点儿到期了。
按照“拍摄流程表”开始拍。
先拍室外景、再拍室内。
制片组先动起来,让人员、道具啥的到位。
话说这活儿干起来也不容易。
尤其是轨道,不是铺在哪儿就完了。
还得测水平,不平的地方得垫起来,或者钉木楔子。
轨道、灯光。。。。。还有同期声音频
确切的说,最麻烦的事儿开始了。
演员自己是不会表演的,导演这个词也不是白叫的。
得导着演员演!
非科班的多少就费劲了。
实在说不明白导演就演给他看!
。。。。。
即使这样,拍摄的镜头中,还经常出现身体动作不能有效控制的现象。
只能cut了一次再cut。。。。。。
报纸的进度是,一整天拍了50个完整镜头。
早6点多到晚10点多。
所以如果你想拍微电影,而你的演员是本色出演。
那你得多准备些时间预算了。
海达郝老师
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