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2014-04-02 08:52:15)
标签:

卡式摄像机

转码

视频采集卡

final

edius

分类: 影视后期剪辑技术
确切的说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卡式摄像机的时代已经来了。
现在小高清、数字电影摄像机已经都是“卡式记录”或者“硬盘记录”了。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只剩下“广播级摄像机”还在负隅顽抗,坚持用磁带。
但央视已经开始大批使用“蓝光”了,磁带还能用多久不好说。。。。。
为啥呢?
卡式记录确实有好处,既省事儿又便宜。
1、便宜
省的不只是磁带钱,还有带仓等,都是耗料。
买的时候没事儿,修的时候你就知道难受了。
用卡的话,这些就都省了。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2、省事儿
做节目不用采集了,用USB接口拷贝下就OK了。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儿。
卡式记录在省事儿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安全可靠性方面的就不多说了,这个讨论过很多次了。
今天主要是说下“转码”问题。
举个例子:
你用EX280拍了个小片子,打算用Final cut pro剪辑下。
当你把存储卡放到读卡器中,再插入USB接口,拷贝到电脑硬盘中,再导入final。
问题发生了,素材导不进去。
Final不认识你拍的视频格式。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没办法你再跑到索尼的官网下载“补丁”,再到苹果上安装。
这次Final总算是能认出你拍摄的文件了。
导入final,准备开剪!
问题又来了,播放时素材卡。。。。。
这样连剪辑点都看不清楚,咋剪?
要想播放素材时正常,那就麻烦你先把素材生成一遍。
也就是传说中的“转码”!
结果就是老剪辑用final剪东西,都是提前一晚上转码,机器干活儿他睡觉,第二天再剪。
。。。。。
这个问题就是卡式存储带来的,用磁带拍摄时木有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如果素材是磁带。
做后期就得把磁带里的素材采集到电脑中,成为多媒体文件,才能剪辑。
在后期流程中,这个工作称为“批素材”
素材采集是通过“采集压缩卡”来完成的。
这样你采集的素材格式就由“采集卡压缩卡”的编码方式来决定了。
卡式摄像机带来的转码问题


例如:你用1394卡采集小高清格式,那么采集的文件就是HDV格式。
等于无论啥机器拍的实拍格式,通过采集都重新定义的编码方式。
这样对于编辑软件,就不存在“不认识的编码方式”问题。
。。。。。

到了卡式记录年代,没有了采集卡这个流程,编辑软件就需要直接面对“各种视频格式”、“各种压缩编码”。
这样就会出现“剪辑软件不认识素材格式”、“剪辑卡”的问题。
目前这件事儿已经变的很“麻烦”了。
基本上各种剪辑软件都存在这个问题,区别就是有的严重些,有的不太严重。
例如:Final cut pro、Avid的问题就很严重,大部分摄像机拍摄的格式都不认。
必须下载摄像机厂商提供的补丁,否则还真干不了活儿。
剪辑时“画面卡”就更不在话下了。
而Edius相对问题就少些,大多数摄像机拍摄的素材都可以直接调用并剪辑。
但也存在编码问题!
例如:4K摄像机拍摄的素材就不能直接调用,必须安装厂家补丁。

所以在卡式机年代,作为一个剪辑师,你必须时刻要注意编码问题。
目前常用的摄像机编码主要是HDV、h264、mpeg2等几种编码方式。
如果再加上“硬盘录像机”,就又有了“Avid”、“苹果”压缩格式。
如果考虑“电影摄像机”,又有了“RED”等格式。
这些都得靠厂家插件来解决了。。。。。
所以卡式年代,无论是摄像师还是剪辑师,我们必须对摄像机厂商的官方进行关注!
否则你可能连素材都调不到软件中。

欢迎大家“转载”郝老师的博客
郝老师的博文都是原创,所以请不要做编辑修改
新浪博客直接用“转载”功能就可以。
站外转载请标明“转自海达影视培训郝老师”。
如转载不标注出处,郝老师保持追究侵权的权利。


海达郝老师
2014.04.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