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与影视摄像?
(2014-03-29 09:06:13)
标签:
电视摄像影视摄像数字电影微电影it |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
今天一个网友朋友问我“电视摄像”与“影视摄像”有啥区别?
如果用一台5D2直接学“影视摄像”行不行?
说实话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费劲。。。。。
因为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说,就没有单独的“影视摄像”。
1)关于摄像
通常来说,摄像就是“电视摄像”。
包括“新闻专题记录类摄像”、“电视剧摄像”两个大类。
其中记录拍摄都称为“摄像师”,没有啥疑意。
但对于电视剧而言,“电视剧摄像”的说法不太精确。
从实际岗位看分为三个岗:“掌机”、“大助”、“二助”。
就电视行当而言,没有影视摄像这个岗位。。。。。。
2)电影拍摄
电影拍摄通常称为摄影。
原因很简单,以前电影是用胶片机来拍摄。
但是随着柯达的倒闭以及35mm数字摄像机的兴起,很多电影采用数字摄像机来拍摄。
例如:《三枪》、《武林外传》等。。。。。
这些电影通常称为“数字电影”。
虽然数字电影是用摄像机来拍摄。
但对于摄像,还是沿袭惯例称为“摄影师”。
3)微电影带来的问题
所以对于“影像拍摄”的从业人员,我们可以这样分类:
1、新闻、专题、电视栏目、会议活动、庆典等,称为:摄像师
2、电视剧、MV、广告宣传片等,称为:掌机、助理
3、电影拍摄,称为:摄影师
本来这个分类分清晰,但随着微电影的兴起出了点儿问题。
原因很简单,微电影用的是摄像机,理论上应该按照“电视剧”那样定位。
但微电影拍摄团队相对松散,而职业性方面也差些,没有严格岗位分工。
很多时候不需要一个团队拍摄,往往是一个摄像师就解决全部问题。
这样就没有掌机、助理的分工了。
那该叫啥呢?按理说从工作性质看应该叫摄像师。
但有些朋友觉得不够拉风,怎么也应该跟电影挂起钩,于是就有了影视摄像这个说法。
本来叫啥并不是很重要。
重点在于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才能完成电视摄像或者影视摄像的工作?
从实际情况看,作为一个电视摄像或者影视摄像需要同样的摄像知识。
最起码都得掌握“参数控制”、“镜头语言”、“布光”等。
只不过“电视摄像”简单些,好控制些。
掌握基本的摄像知识就可以了。
而“影视摄像”需要的更高端一些,对摄像师的要求更高一些。
就拿布光来举个例子,如果拍摄一条新闻,你只能是对现场光的情况进行利用。
即使是好的摄像师,也只能利用到最好,总不能拿等去布光。。。。。。
而对于“微电影”,如果你想拍的好,就得用“灯、黑旗、白旗、米菠萝”啥的去布光。。。。。
所以如果你想拍微电影,那么你同样需要掌握摄像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影视剧拍摄”方面的知识,例如“镜头调度”、“光环境布置”。。。。。
也就是说做“影视摄像”要比“电视摄像”学习更多的内容。
对于专业电视领域,这件事儿其实不成问题。
因为没有谁能只能去拍电影,都是从电视拍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一般都是先做一段时间的“电视摄像”,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电视剧画面控制”、“电视剧镜头运用”。
做一段时间“电视剧摄像”,有足够的控制力、又有机遇才可能去“拍电影”。
有的朋友问了,为啥呢?能直接做“电影摄像”吗?
确切的说真不行,原因出在影视剧的“预算”上。
先不说电影,一部电视剧的预算就得“一千多万”。。。。。
你认为一千多万的投资能给一个“新手”去做吗?
谁投资都是要赚钱的。
一千多万投资押在一个“新手”身上,是不是风险有些太大的说?
但微电影出现后,有了“影视摄像”这个概念,问题出来了。
不少人认为有了台“5D2”就是“影视摄像”了。
就不去掌握电视拍摄知识,甚至连摄像机都没摸过,就直接拿起单反取拍电影。
理由就是“我是拍电影的,自然不能学电视知识”。
掌握“5D2”、“BMCC”啥的就可以了。
再知道下制作流程,剩下的就靠自己的“天才”和“艺术感觉”了。
这样欺骗自己,获得的好处就只有陶醉感和不受累(学习从来都是艰苦的)。
至于拍摄,结果可想而知。。。。。。
你连画面还原都做不到,只靠5D2的“色调感觉”。。。。。
扔到优酷上都没人点击。
当然对于这个结果,首先自己的负责,因为你想偷懒了。
另外就是不良“厂家”、“学校”,为了卖设备也起来推波助澜的作用。
4)5D2与电影
有些朋友总是把“5D2”跟电影挂起钩来。
貌似“用5D2拍”就是电影。。。。。
但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问题。5D2其实只是一台能拍“视频”的单反。
5D2说到头儿也就是一台摄像机而已,跟电视扯不上关系,跟电影更是没一毛钱的关系。
那为啥说到电影老扯上“5D2”呢?
这台机器的特点就是,拍摄的画面高饱和、层次感好。
从某种意思上来说,有点儿电影色调的意思。
而丰富的镜头族可以拍摄各种宽度的画面,这个也符合电影的“镜头特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便宜”(跟电影设备比)。
所以可以用来拍“微电影”啥的。
但缺点也很多。
首先是参数可控性差。这毕竟是台单反,不是摄像机。
摄像机通常具备的参数控制功能,5D2都没有。
码流也不高。
所以一直到现在,5D2拍摄的微电影也上不了电影频道、院线。
。。。。。。
如果你想拍微电影,可以用5D2、5D3啥的来拍摄。
但重点是“摄像师”,也就是你。
你得掌握“电视摄像”的知识才能完成拍摄。
而学习也最好是从“摄像机”开始,这样你才能理解“参数”、“参数控制”。
然后才能顺利的使用“单反”进行拍摄。
毕竟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单反其实很有些残缺不全。
尤其是参数理解方面。
如果你直接从“单反”上手,参数控制会有些问题。
无论你是“电视摄像”还是“影视摄像”,
对不起。。。。。,你首先得会摄像!
欢迎大家“转载”郝老师的博客。
郝老师的博文都是原创,所以请不要做编辑修改。
新浪博客直接用“转载”功能就可以。
站外转载请标明“转自海达影视培训郝老师”。
如转载不标注出处,郝老师保持追究侵权的权利。
海达郝老师
2014.03.29
如果用一台5D2直接学“影视摄像”行不行?
说实话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费劲。。。。。
因为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说,就没有单独的“影视摄像”。
1)关于摄像
通常来说,摄像就是“电视摄像”。
包括“新闻专题记录类摄像”、“电视剧摄像”两个大类。
其中记录拍摄都称为“摄像师”,没有啥疑意。
但对于电视剧而言,“电视剧摄像”的说法不太精确。
从实际岗位看分为三个岗:“掌机”、“大助”、“二助”。
就电视行当而言,没有影视摄像这个岗位。。。。。。
2)电影拍摄
电影拍摄通常称为摄影。
原因很简单,以前电影是用胶片机来拍摄。
但是随着柯达的倒闭以及35mm数字摄像机的兴起,很多电影采用数字摄像机来拍摄。
例如:《三枪》、《武林外传》等。。。。。
这些电影通常称为“数字电影”。
虽然数字电影是用摄像机来拍摄。
但对于摄像,还是沿袭惯例称为“摄影师”。
3)微电影带来的问题
所以对于“影像拍摄”的从业人员,我们可以这样分类:
1、新闻、专题、电视栏目、会议活动、庆典等,称为:摄像师
2、电视剧、MV、广告宣传片等,称为:掌机、助理
3、电影拍摄,称为:摄影师
本来这个分类分清晰,但随着微电影的兴起出了点儿问题。
原因很简单,微电影用的是摄像机,理论上应该按照“电视剧”那样定位。
但微电影拍摄团队相对松散,而职业性方面也差些,没有严格岗位分工。
很多时候不需要一个团队拍摄,往往是一个摄像师就解决全部问题。
这样就没有掌机、助理的分工了。
那该叫啥呢?按理说从工作性质看应该叫摄像师。
但有些朋友觉得不够拉风,怎么也应该跟电影挂起钩,于是就有了影视摄像这个说法。
本来叫啥并不是很重要。
重点在于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才能完成电视摄像或者影视摄像的工作?
从实际情况看,作为一个电视摄像或者影视摄像需要同样的摄像知识。
最起码都得掌握“参数控制”、“镜头语言”、“布光”等。
只不过“电视摄像”简单些,好控制些。
掌握基本的摄像知识就可以了。
而“影视摄像”需要的更高端一些,对摄像师的要求更高一些。
就拿布光来举个例子,如果拍摄一条新闻,你只能是对现场光的情况进行利用。
即使是好的摄像师,也只能利用到最好,总不能拿等去布光。。。。。。
而对于“微电影”,如果你想拍的好,就得用“灯、黑旗、白旗、米菠萝”啥的去布光。。。。。
所以如果你想拍微电影,那么你同样需要掌握摄像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影视剧拍摄”方面的知识,例如“镜头调度”、“光环境布置”。。。。。
也就是说做“影视摄像”要比“电视摄像”学习更多的内容。
对于专业电视领域,这件事儿其实不成问题。
因为没有谁能只能去拍电影,都是从电视拍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一般都是先做一段时间的“电视摄像”,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电视剧画面控制”、“电视剧镜头运用”。
做一段时间“电视剧摄像”,有足够的控制力、又有机遇才可能去“拍电影”。
有的朋友问了,为啥呢?能直接做“电影摄像”吗?
确切的说真不行,原因出在影视剧的“预算”上。
先不说电影,一部电视剧的预算就得“一千多万”。。。。。
你认为一千多万的投资能给一个“新手”去做吗?
谁投资都是要赚钱的。
一千多万投资押在一个“新手”身上,是不是风险有些太大的说?
但微电影出现后,有了“影视摄像”这个概念,问题出来了。
不少人认为有了台“5D2”就是“影视摄像”了。
就不去掌握电视拍摄知识,甚至连摄像机都没摸过,就直接拿起单反取拍电影。
理由就是“我是拍电影的,自然不能学电视知识”。
掌握“5D2”、“BMCC”啥的就可以了。
再知道下制作流程,剩下的就靠自己的“天才”和“艺术感觉”了。
这样欺骗自己,获得的好处就只有陶醉感和不受累(学习从来都是艰苦的)。
至于拍摄,结果可想而知。。。。。。
你连画面还原都做不到,只靠5D2的“色调感觉”。。。。。
扔到优酷上都没人点击。
当然对于这个结果,首先自己的负责,因为你想偷懒了。
另外就是不良“厂家”、“学校”,为了卖设备也起来推波助澜的作用。
4)5D2与电影
有些朋友总是把“5D2”跟电影挂起钩来。
貌似“用5D2拍”就是电影。。。。。
但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问题。5D2其实只是一台能拍“视频”的单反。
5D2说到头儿也就是一台摄像机而已,跟电视扯不上关系,跟电影更是没一毛钱的关系。
那为啥说到电影老扯上“5D2”呢?
这台机器的特点就是,拍摄的画面高饱和、层次感好。
从某种意思上来说,有点儿电影色调的意思。
而丰富的镜头族可以拍摄各种宽度的画面,这个也符合电影的“镜头特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便宜”(跟电影设备比)。
所以可以用来拍“微电影”啥的。
但缺点也很多。
首先是参数可控性差。这毕竟是台单反,不是摄像机。
摄像机通常具备的参数控制功能,5D2都没有。
码流也不高。
所以一直到现在,5D2拍摄的微电影也上不了电影频道、院线。
。。。。。。
如果你想拍微电影,可以用5D2、5D3啥的来拍摄。
但重点是“摄像师”,也就是你。
你得掌握“电视摄像”的知识才能完成拍摄。
而学习也最好是从“摄像机”开始,这样你才能理解“参数”、“参数控制”。
然后才能顺利的使用“单反”进行拍摄。
毕竟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单反其实很有些残缺不全。
尤其是参数理解方面。
如果你直接从“单反”上手,参数控制会有些问题。
无论你是“电视摄像”还是“影视摄像”,
对不起。。。。。,你首先得会摄像!
欢迎大家“转载”郝老师的博客。
郝老师的博文都是原创,所以请不要做编辑修改。
新浪博客直接用“转载”功能就可以。
站外转载请标明“转自海达影视培训郝老师”。
如转载不标注出处,郝老师保持追究侵权的权利。
海达郝老师
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