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来了,综艺节目开始淘汰赛!

(2013-12-08 20:43:34)
标签:

爸爸来了

我是歌手

综艺节目

芒果台

娱乐

2013年注定是“芒果”的幸运年。。。。。
继“我是歌手”后,湖南台又推出“爸爸来了”。
一时间网上网下“谈爸爸”,收视率大火。
这个档目采用了“全外景”模式,完全打破综艺节目“演播室”的概念。
按节目分类应该属于“真人秀”类型。
只不过这次秀的是“孩子”。

客观的说,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1997年“快乐大本营”开播,宣告中国开始综艺节目年代。
到现在不过16年时间。
通过这16年,中国的综艺节目已经走过了“模仿学习”阶段。
“歌手”、“爸爸”两档节目的推出,宣告了一个事实。
“中国综艺节目”进入“版权引进”阶段。
可能有的朋友认为,花钱买人家的东西还那么费劲吗?
实际上跟模仿比,引进其实不易。

模仿就是照猫画虎,人家啥样,你也啥样就行了。
为啥这样那就不管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来理解下啥时模仿。
记得当年做一档综艺节目,请的是台湾总监。
该总监上任带了两盘磁带,内容是台湾一档节目。
节目如何做呢?
总监把磁带给了编导、制作人员。
让他们完全拷贝这两盘磁带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工作,我们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扒”。
结果扒到字幕的时候闹了个笑话。
一个制作人员跑来找我,说总监发脾气呢。
字幕有些地方扒的不像,有一个紫边没有扒上。
我过去一看,总监正指着监视器训话呢?
“有没有看到这个紫边,带纹的,这种效果难道做不出来?”
听着着实奇怪,没听说字幕有带纹的边啊?
仔细一看,差点没笑出来。
那是爬行。。。。。
这位总监先生带的是大1/2模拟带,画质极差。
播放时字幕出现了边缘趴行现象,他以为是一种效果
。。。。。
这就是模仿。

而引进就不是这样了。
你得把人家的节目模式消化吸收,再用到自己的节目上。
也就是说先学会了,才能做出节目。
这比模仿高了可不止是一筹。
引进版权,在国内还是新鲜事儿。
其实早已经是国际上一种成熟的节目交流模式。
国内这么多年只山寨不引进,
一方面是体制、经费方面的原因。
另一个方面也是没有引进的实力。
所以这次“爸爸”的成功,就是说国内的电视媒体已经具备了“创作”的实力。

有了芒果台开头,各家卫视很快就会跟上。
以后综艺节目想要收视率,得“做节目”,而不是“山寨节目”。
一个大舞厅,两个主持人,三四个嘉宾。。。。。
这种“综艺节目”的标准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
“创作”才是王道。
中国综艺节目的春天也许已经到了。

海达郝老师
2013.12.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