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拍摄(三)节目形态分析
(2013-07-21 21:17:45)
标签:
婚庆拍摄节目类型记录拍摄二十四格it |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
一般做婚庆拍摄的朋友,都有一个不自觉的习惯。
就是把婚庆拍摄从电视节目中另出来,而且称为低端。
因为是低端,所以对节目模式也不用深究。
通称“单机”、“双机”、“三机位”、“汤池”、“二十四格”。。。。。
实际上婚庆拍摄既然是“拍摄”,那就必然有节目形态。
简单的用上面的几个模式来概括,明显不太靠谱。
单机、双机指的是用几台机器来拍摄,
而“汤池”、“二十四格”说的是节目形式。
拿到一块儿说,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实际上婚礼拍摄同样有节目类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
“汤池”是专题片,而“二十四格”则是宣传片。
共同特点就是时长短,用十几分钟来表现整个婚礼。
所以实际上和跟拍不是一回事儿。
有的朋友说了,
跟拍不就是长吗?剪短了不就是“二十四格”了?
实际上不太现实。
用跟拍的画面,你不可能剪出一个二十四格。
为什么呢?
跟拍的节目形态决定了,画面内容没法用在宣传片上。
除非你的“跟拍”就是用宣传片模式来拍,用多台摄像机来拍。
(多台摄像机不等于多机位)
那么“跟拍”的节目形态是什么?
顾名思意,跟拍就是跟着拍。
但实际情况是,婚礼可不是都跟着拍。
我们看下,婚礼主要由“接亲”、“仪式”两个部分构成。
接亲是“记录式拍摄”,仪式就是“活动拍摄”。
记录式拍摄其实和我们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外景”拍摄相同。
都是对流程进行记录。
但这种记录偏重于跟拍。
而“活动拍摄”则与“综艺节目”的形态更一样。
有司仪(主持人)控制进度,有流程脚本。
很明显,记录拍摄、活动拍摄这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
对于记录拍摄,镜头语言、摄像机的参数控制更重要。
而对于活动拍摄,机位架设、多机位配合更重要一些。
通常来说,婚礼仪式不会设导播。
所以摄像师的机位分工就更重要了。
海达郝老师
2013.07.21
就是把婚庆拍摄从电视节目中另出来,而且称为低端。
因为是低端,所以对节目模式也不用深究。
通称“单机”、“双机”、“三机位”、“汤池”、“二十四格”。。。。。
实际上婚庆拍摄既然是“拍摄”,那就必然有节目形态。
简单的用上面的几个模式来概括,明显不太靠谱。
单机、双机指的是用几台机器来拍摄,
而“汤池”、“二十四格”说的是节目形式。
拿到一块儿说,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实际上婚礼拍摄同样有节目类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
“汤池”是专题片,而“二十四格”则是宣传片。
共同特点就是时长短,用十几分钟来表现整个婚礼。
所以实际上和跟拍不是一回事儿。
有的朋友说了,
跟拍不就是长吗?剪短了不就是“二十四格”了?
实际上不太现实。
用跟拍的画面,你不可能剪出一个二十四格。
为什么呢?
跟拍的节目形态决定了,画面内容没法用在宣传片上。
除非你的“跟拍”就是用宣传片模式来拍,用多台摄像机来拍。
(多台摄像机不等于多机位)
那么“跟拍”的节目形态是什么?
顾名思意,跟拍就是跟着拍。
但实际情况是,婚礼可不是都跟着拍。
我们看下,婚礼主要由“接亲”、“仪式”两个部分构成。
接亲是“记录式拍摄”,仪式就是“活动拍摄”。
记录式拍摄其实和我们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外景”拍摄相同。
都是对流程进行记录。
但这种记录偏重于跟拍。
而“活动拍摄”则与“综艺节目”的形态更一样。
有司仪(主持人)控制进度,有流程脚本。
很明显,记录拍摄、活动拍摄这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
对于记录拍摄,镜头语言、摄像机的参数控制更重要。
而对于活动拍摄,机位架设、多机位配合更重要一些。
通常来说,婚礼仪式不会设导播。
所以摄像师的机位分工就更重要了。
海达郝老师
2013.07.21
前一篇:婚庆拍摄(二)如何选摄像机
后一篇:传媒类大学生如何就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