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高清摄像机ex-280ex1rz7cit |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
古人在N年N年前就“云”过了:“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摄像师来说,器就是“摄像机”。
所以选一台合用的摄像机就很重要了。
理论上说现在摄像机的种类非常多,选一台摄像机不应该是多难的事儿。
但事实恰恰相反。
很多摄像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无论如何挑选,SONY、松下、佳能。。。。。
基本上是找不出自己能完全满意的摄像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厂家”对摄像机功能的思路和“用户”并不合拍。
举个简单的例子:
SONY的EX-280的功能很强大。
1/2的CMOS片、50M的码流,但镜头还是“富士”。
这样EX1R画面灰的的毛病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让很多用户大失所望。。。。。
这么好的机器,干嘛不把最后这件事儿一起解决了呢?
如果换个“蔡司”的镜头,这机器得多牛!
看下Z7C就是在Z5C的基础上换了个蔡司的头,拍摄的画面立刻就不是一个层次了。
问题是SONY没这么想。。。。。
他可没考虑这台机器牛不牛!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富士头”,可以理解为SONY也不确定这个镜头是否适合用户要求。
但从EX1到EX1R再到EX280,已经有两代机型的实践。这个问题SONY不会不知道。
也就是说SONY并没打算更换镜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SONY来说一款摄像机能够占领市场、有销路、能赚钱就可以了。
如果画面灰影响了赚钱,被竞争对手抢了先,那就立刻改。
例如Z5C和Z7C。
Z5C的直拍画面灰,往下走受到“松下153”的竞争。往上走有“佳能的XF300”压着。
松下153是 CCD芯片的优势
而XF300是 1920*1080全高清,50M码流,准广播级镜头的优势。
虽然SONY不断的为Z5C造势,甚至传出了“拍的灰好后期调”,把REDONE的能力都给搬过来用了(当然是网友说的了)。
但事实通过说是改不了的,用户也不是那么好蒙的。
于是蔡司镜头版的Z5C,也就是Z7C闪亮登场了。
而EX1R的销路一直不错,1/2片儿的优势使用户没有太多的可以选性(其它机器都是“1/3片儿”)。
灰点儿就自己调调PP值,或者后期调下就可以了。
而EX-280的定位并不是和谁竞争。
而是为了推出“50兆”的摄像机,彻底在这个领域占领优势。
所以就没有必要给你换镜头。
否则就得再加1万元左右的成本,价格就未必有优势了。
所以这个矛盾就出现了。
对用户来说,摄像机功能越强大越好。
对厂家来说,利润越高越好。。。。。
至于摄像机,用户能接受掏钱就行,而不一定要用户特别“满意,说好”。
这样就出现了 EX-280这样的“镜头差”的摄像机。
有了 EA50这样“没灰片”的摄像机。
有了5D2这样没有“电子快门”、“灰片”的摄像机。。。。。。
所以选一台摄像机,还是考虑“能用”就OK了。
完美摄像机现在不会有,以后也不会有。。。。。
海达郝老师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