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摄像机(二)

标签:
摄像机的类型小高清摄像机的类型选择摄像机电视摄像 |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
确定拍摄的节目类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圈定满足需求的产品。
这件事儿其实也不容易。
原因很简单。。。。。。
就是机器的类型太多了。
而且在功能标注上没有明确的区别。
一、能拍摄“新闻、专题、电视栏目外景”的摄像机
这个类型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电视台节目”。
这类节目主要使用“广播级摄像机”也有部分新闻咨讯类节目使用“小高清摄像机”。
1、广播级摄像机
广播级摄像机相对简单,主要就是松下的“DVCPRO摄像机”。
例如:央视10频道使用的主要就是DVCPRO
50摄像机。而北京台使用的主要是普通DVCPRO,也就是25M摄像机。
还有使用P2卡的DVCPRO摄像机也不在少数。
还有就是央视、上海东方卫视等实力比较强的电视台使用的DVW系列摄像机
此外还有SONY的 DVCAM系列,MPEGIMAX系列等。
但使用量不大,这里就不特别介绍了。
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换高清是一个普遍趋势。
央视2015年全部换高清,其它电视台站也将陆续更换。
高清时代的广播级摄像机其实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SONY公司的“HDW”系列摄像机,例如:HDW750
松下公司的高清摄像机一般是采用P2卡作为存储装置。很符合现在卡式记录的主流。
但目前市场占有量并不大。
1、小高清摄像机
小高清摄像机这一块比较乱。产品类型很多,功能差异很大。
那些小高清摄像机能够应用于“电视新闻资讯”拍摄呢?
1/3尺寸以上、100万像素以上的基本能够胜任。
1)最合适的EX1R
1/2的CMOS片儿,1920*1080的拍摄分辨率,可以保证拍摄的画面质量。
14倍的广角变焦头,可以有效的控制拍摄内容。
而良好的低照度、信噪比也保证了画面质量。
EX1R的参数是按照广播级摄像机设置的。
聚焦、光圈、白平衡、电子快门等参数全部可以手动控制,都有参考线。
4档灰片、色温可以手调。
尤其是电子快门采用了“频率”、“角度”等专业设置方式。
非常符合广播电视节目的拍摄。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要用EX1R请学会调PP参数,否则画面很惨。
2)很合适的XF300
佳能的XF300是一款很出色的摄像机
摄像机为1/3CMOS片儿,但拍摄分辨率可以达到1920*1080。
50M的码流,可以保证拍摄的画面质量。
XF300的镜头非常出色,有效的控制了画面中的噪波。
聚焦、光圈、白平衡、电子快门等参数全部可以手动控制,都有参考线。
4档灰片、色温可以手调。
拍摄新闻专题类的广播电视节目没有问题。
而且XF300有一个优点,就是不调画面参数直接拍摄画面效果很好。
这点很适合新闻等及时性节目的拍摄。
3)很合适的Z7C
Z7C可以说就是Z5C换了一个蔡司的镜头,但画面效果旧截然不同了。
1/3片,107万像素,1440*1080的分辨率,显得有点低。
但够用了。
这款机器的看点就是“蔡司镜头”。
蔡司头保证了光通量,使画面的噪点低,信噪比高。
这样直接拍摄的画面效果非常好,要比Z5C好的多。
这点很适合新闻等及时性节目的拍摄。
4)能用的Z5C、AX2000E
Z5C、AX2000E是SONY推出较早的两款小高清。
除了压缩格式和存储方式,基本参数相同。
所以可以列为同一级别。
Z5C使用HDV压缩格式,1440*1080的分辨率。
AX2000E使用AVCHD压缩格式,1920*1080的记录分辨率。
107万像素,拍摄分辨率当然不可能达到1920*1080。
具体厂家并没有提供。
这两款摄像机最大的问题就是“镜头”。
SONY G镜头对光线的损耗要比想象高。
从还原度曲线上看,在低亮区已经发生了中断。
这样画面的还原就很难保证了。
低照度差,拍摄的画面发灰也属于合理。
所以这两款机器属于能用。
4)不好说的130、160
最后就是松下的130系列了,这个系列的小高清在推出时间上是最后,所以最后讨论他也很合适。
呵呵。为什么不好说呢?
130是1/3片儿,标称像素200万像素以上,和XF300差不多。
但在镜头的说法很含糊,只是说“厂家特制镜头”,还是22倍的广角大变焦镜头。
这个很让人含糊。。。。。
1/3片儿挤了200多万像素,底噪不可能小。
如果镜头再差点儿,低照度和信噪比就很可怕了。
综合一下,如果想拍摄新闻资讯类节目。
用XF300、Z7C更合适一些。
直接拍摄效果就很好。
用EX1R,你得设PP值或者后期调色。
用Z5C或者AX2000E,必须得设PP值,否则后期可能都调不好
。。。。。。
下一篇再讲“企业活动”、“MV”、“小短片”摄像机的选型。
海达郝老师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