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内部转岗实施策略

标签:
转岗竞聘 |
分类: 经济一片田(经管) |
通常地,企业员工的流入、流动和流出,在企业正常运营中,一般采用离、辞、转、退(自动)和绩效考核(强制)调整的办法进行人员调整,实现企业的造血机制和效率提升。但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管理调整时,就必须专门制定“内部转岗实施方案”了,如在企业兼并重组或转产改制时,企业关停或缩减某项业务时,企业进行重大内部管理提升时等,都需要对员工的转岗方案进行策略性设计。
员工内部转岗需要考虑企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因素、发展与维稳因素等,个性化较强,并无确定的模式可借鉴,以下根据本人对某集团的员工转岗实施,提出一套可资借鉴的办法:
某国有集团为被收购企业,人岗匹配低、工作效率低、身体素质低(长期病号较多)等问题突出,为改善企业管理现状,经慎重考虑,企业进行了员工内部转岗工作。
第一阶段:确定工作思路
1、转岗时机。企业兼并整合时期,完成定岗定编定员的工作基础后。
2、转岗目的。
三个目的:(1)让大多数员工人岗适配、胜任岗位;(2)让少部分员工双向选择、合理退出;(3)让一部分职能人员转变角色、倾向业务。
第二阶段:确定转岗人员
1、转岗人数。根据定岗定编情况,以及目前在岗人员的能力与绩效情况,经测算后,转岗人数定为集团总人数的15%,约为150人,人数的要求具体到各部门。
2、转岗人员的产生:
转岗人员的确定,以员工绩效考核成绩为主(根据一年四季度的绩效考核均值),同时考虑离差情况采用“民主测评”与“直接上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如下图:
各部门根据转岗比例及转岗要求自行确定转岗名单并上报,需要进行民意测评的,按测评细则进行,集团人力资源部将派出人员督查测评过程(注:在以上人员之外,有自动提出转岗要求、且取得其主管上级同意的,也可列入转岗名单,其产生的空岗应及时上报集团,以供补充。)
3、转岗岗位确定
转岗名单确认后,集团人力资源部将公示所有岗位的人员欠缺情况、及各岗位的任职的具体要求。已纳入转岗人员名单的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转岗岗位任职资格情况,选择最多3个岗位进行竞岗,并填写《转岗岗位申请表》。
第三阶段:转岗竞聘
1、竞聘实施
竞聘岗位和转岗人员明确后,集团统一组织进行岗位竞聘,根据岗位特点,内容包括任职资格审查、现场操作测试、综合面试、笔试等,如下表:http://s13/mw690/001iBFKxzy6Mv8a8KSgfc&690
2、人员安排
对于竞聘岗位达标的,将纳入转岗计划,进行交接和培训。对于不能竞聘失败的,集团将根据竞聘后岗位空缺情况,与当事人进行协调安排,因竞聘人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原因,确实无法进行安排的,集团人力资源部将以下办法处理:
(1)已达到内退年龄的,按企业内退进行处理;
(2)未进行国有企业身份转换的(原国企老员工),协商进行补偿离职(同时,企业也会根据经营需要设置部分岗位,进行人员安置处理);
(3)已完成身份转换或改制后新进员工,按国家劳动法的标准执行。
第四阶段:上岗培训
1、岗位职责培训:对已确认任职岗位的竞聘员工,在新岗位将进行为期不少于一周的岗位任职资格培训。
2、取证培训:对尚未取得相关资格证的,如预算员证、质检员证、项目经理证、电工证、押运证等,统一进行考证上岗。考证费用按相关规定执行。
3、激励转岗及角色认知培训。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先员工传达这次转岗的重要性、必要性,包括:
(1)企业发展与员工价值,减缓转岗员工的抵制消极情绪;
(2)传递绩效管理的概念,宣贯有劳有得,不劳不得的思想观念;
(3)相关辅导与支持工作。
第五阶段:工作交接与合同签订
1、转岗人员一周内完成工作交接工作;
2、转岗工作完成后,对于外聘工、劳动派遣工基本做到不用,并根据合同期限,陆续对原有的派遣劳务用工进行清理;
3、与新转岗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合同》、《竞业限制协议》,自动完成该部分人员的身份转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