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传统企业、垄断企业,企业中间生产能力较大,而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这两头非常薄弱,形状上中间大、两头小,恰似橄榄状,故称之“橄榄型”;同时一些市场新兴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并加强营销工作,抢占市场份额,而在中间生产环节,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较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关系紧密,因此客观要求精干生产环节,强化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形成两头强、中间精的“哑铃型”结构,我们称之为“哑铃型企业”。
一、哑铃型企业的主要特征
哑铃型企业有持续的研发能力和超强的营销能力,与橄榄型企业互相补缺,存在互生、共生的关系,同时,哑铃型企业战略清晰、机制灵活,有着千变万化的“曲线美”,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块如下图分布:

每个企业都存在以产品贯穿的“主价值链”线和以管理贯穿的“辅价值链”线,哑铃型企业在主价值链上的特征就是“哑铃型”,注重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而在辅价值链上则以行政、人事、财务三大模块做支撑,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哑铃型的企业一般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创新型企业,如杭州聚光科技有限公司,其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但也属市场空白者,要想保证企业的发展优势,必须进行高投入的研发和“零起点”的市场开拓。
二、哑铃型企业的文化定位
根据哑铃型企业的主要组织要素(在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和模块),我们可以界定——研发、生产、市场、管理是企业直接或间接产生效益的四个企业组织要素(实际上即主价值链和辅价值链的组合),通过企业文化的竞争性价值模型,我们对哑铃型企业可以进行以下分析(见下图):

研发:研发是哑铃型企业的灵魂,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技术整合,其对文化的要求是灵活创新,宜建立自主、灵活的文化。
管理:管理是哑铃型企业的支撑,是整个企业的传输带,是企业的运营中心,其对文化的要求是团队支持,即建立亲和、沟通的文化。
生产:生产是哑铃型企业的基础,是企业产品的生产基地。对于高科技企业,产品的质量是第一标准,其对文化的需求是层级规范,即科层组织的文化。
市场:市场是哑铃型企业的生命,市场的接受程度决定了企业能不能生存和发展,其对文化的需求是目标绩效,及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文化。
四个方面的文化要求,决定了哑铃型企业在不同的组织模块建立企业文化的导向的差异性,那么,如何建设这种差异性的文化呢?
三、怎样进行哑铃型企业的文化建设
通过以上哑铃型企业的文化特征分析,我们针对不同的部门可以建立不同主体导向的企业文化(见下图):

1、研发部门:建立“外方内圆”的创新型文化
文化导向:对技术型人才、知识分子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该使用“外方内圆”的管理方法,对整个研发团队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对每个人的分工有清晰界定,但在实现目标的时间上相对宽松,在研发过程上不过多关注,尽量保持研发工作的自主,尽量保证研发人员的自由和自尊。
文化实施:对于研发人员,由于身心投入较多、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工作可能会产生烦闷、焦躁等情绪,为缓解这一情绪,建议使用以下办法:
工作环境的营造,如在工作空间设置咖啡机、绿色植物、轻松的图片和目视格言等;
语言环境的营造,使工作的指令、沟通的语言尽量轻松、充满人性化、娱乐化;
休闲及体育设施,如休息天台、大型游戏机、充足的食物等;
文化及体育活动,通过演讲、征文、诗歌、拓展训练、球赛等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交流分享活动,建立学习型组织,让每名员工都有机会分享资源、展示自我;
快乐工作活动,通过“每天一贴”、“每周一歌”、“每月一星”等活跃工作;
EAP员工援助,通过热线、邮件、社会咨询机构等为员工解决心理问题和生活难题。
2、管理部门:建立“圆融会通”的支持型文化
文化导向:这里的管理部门包括行政、人事、财务等企业的运营机构,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是企业几乎所有资源的汇集中心,既是“大前台”、又是“大后勤”,工作要求精干、高效、多能,应该建立“圆融会通”的支持型文化。
文化实施:对于管理人员(或管理支持人员),事务性工作、社会性工作、人事性工作较多,更应该强调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其文化的不适主要存在于: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内容的节奏和合理分配、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等。对这类人员,文化实施重点可放在以下方面:
成立协会或兴趣小组,以共同的爱好增强员工间的互爱互助;
每月举行一次“结对子”互学互助活动,实现一对一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的分享;
文化及体育活动,通过演讲、征文、诗歌、拓展训练、球赛等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快乐工作活动,通过“每天一贴”、“每周一歌”、“每月一星”等活跃工作;
“文明服务月”活动,每人为一线部门、一线员工至少做一件好事等。
3、生产部门:建立“方正规则”的规范型文化
文化导向:高科技企业对生产的要求是高标准、高精度,这也要求对生产人员要求有较高技能,工作细心、耐心。针对生产部门的员工素质、工作性质,可以建立“方正规则”的较为简单和有效的文化管理方式。
文化实施:生产人员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工作环境、危险性、体能付出、工作枯燥性等,针对其工作特征,可以在员工间开展以下文化实施活动:
安全与工作规范的培训;
工作技能比武、工作技巧交流活动;
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发员工的沟通技能、管理技能等能力;
EAP员工援助计划、心理缓压训练等;
劳保设施、休息室等工作条件的设置。
4、市场部门:建立“外圆内方”的绩效型文化
文化导向:市场部门是哑铃型企业的重要依托,寻找市场空间、宣传产品性能、联系潜在客户,都是市场部门的职责。市场拓展人员需要具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有着灵活的工作方式,企业对其的要求应该是以绩效为导向的“外圆内方”的文化。
文化实施:市场拓展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工作的不规律、绩效的压力、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支持等,针对其工作特征,可以采用以下文化活动来缓解其工作压力、增强其工作动力:
沟通技巧的培训、服务文化的培训;
弹性工作制,给其以宽松的工作空间;
成功学、卡耐基素质提升训练等;
与研发、生产部门的沟通活动,如参观、参加其他部门的会议等;
行业联谊活动、会展活动等的参与;
通过人力资源部或工会的员工援助,解决其家庭等方面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