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看似平凡的接触中,时常让我们悟到一些不平凡的道理。
小刘既是我们此次西北行的本地司机,也是助手兼向导。我们想和老乡拍一点生活照,于是小刘便去套瓷,这样他们就会不紧张,拍得更自然一些。。
“老汉,窑离这儿还有多远?”小刘操着本地话开始搭讪。
“兄弟,你要买砖?”他家恰恰是烧窑的。
“砖几块钱一块儿?”我悄悄地包抄到他的身边,以便摄影师好下手。
“几块钱一块儿,你要多少么?”他的眼里刹那间冒光,露出狡诘的笑容。
他们哈哈地笑起来,“六分钱一块儿,姑娘。现在没货了,你要的话,得再往前走到前面的窑厂才有。”
摄影师快要笑喷了,但手下可没停着,七里喀啦地不停走卷。和他们聊熟了,我径直走到他们的屋里,从门楣上摘下一小捆麦子纂在手里当装饰,把头从窗子里探了出来。
“不错,不错!”摄影师兴奋地噢噢直叫。照相机又是一阵乱响。
从他们屋里出来,我便想把那把麦子占为己有。
“是做种子的。”那大婶笑眯眯地说。
“给她吧,城里人看这东西稀罕。”大概是她的丈夫说。
“拿去吧,拿去吧。”大婶笑笑地用手捶那男人的背。
我握着那把麦子像是手捧一束鲜花一样神气。这时一个农民大哥扛着锄子过来了,形象特别好,于是我要求和他拍合影。他死活不干,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不停地抹着不太平整的衣服。
“没事的,会把你拍得很英俊的。”我拉着他也死活不松手。他好像被说动了。
“好么,好么,我把锄子放下。”
“不放,就是拿着才有意思,你看她不是拿着一把麦子嘛。”小刘也在那儿劝说着。
“蕾蕾,就拍那种特正规的,最好是结婚照的那种。”
我笔直地站着,一丝不苟地手挽着身边那健康的汉子,心里忽得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好像这真是一张结婚照,身边的他会照顾我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