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骑单车是一种不错的运动
不认字的爷爷曾教我背《三字经》
我的爷爷没有上过一天学,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长大后就给地主家当长工,直到后来,结婚了,生下我的父亲后才离开地主家回到故里。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盖了一间小茅草,从此才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爷爷一生劳作不休,所获虽甚少,生活上也非常节俭;但是,他从来不怨恨什么,反而乐善好施,始终认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已经很幸福了。
没有上过一天学的爷爷,虽然不识字,但是却爱看戏,能把不少戏文讲得头头是道。小时候,我经常能听到爷爷嘴里念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说心里话,那时,我还没有上幼儿园,也不认字,根本就听不懂爷爷在说什么。但是,听的次数多了,我也会摇头摆尾地背上几句。就这样,《三字经》从了我听到的第一首童谣,而且《三字经》背起来是那么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背,也很容易记住。
虽然后来,我长大,上幼儿园了,也学会了很多其它的童谣,如《打碗花》、《摇啊摇》、《拉大锯》、《小小子》、《上山打老虎》等等,但是,随着岁月脚步渐行渐远,许多童谣已经变得依稀模糊,唯独《三字经》里的前几段,却越来越清晰。
如今《三字经》成了我女儿的启蒙童谣
女儿生下来后,恰逢炎热的夏季,常常哭闹不肯安眠,只有在我的怀里才能入睡。而且,抱着坐在床上还不得行,必须抱起来,边走边摇晃边给她背童谣。
唱歌我不行,五音不全,没有音乐细胞,只能给女儿背《三字经》、童谣或唐诗。女儿差不多每天都在我的念念有词中渐渐入睡。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待女儿会说话时,她也差不多就会背几段《三字经》了,唐诗也会几首,如《春晓》、《静夜思》、《咏鹅》、《回乡偶书》等等经典名诗。
虽然女儿现在就如我幼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背的《三字经》是何意,但是,这并不妨碍她背诵的乐趣。每当听到女儿用稚嫩的声音背《三字经》时,我的心里总是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见到了童年的自己。
从《三字经》开始的童诗熏陶
虽然至今丫头还不能把《三字经》通篇背诵下来,但是,已经比她妈妈背诵得多了,大致能背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也许,得益于背《三字经》,小丫头现在嘴里经常冒出一些很意思的句子,而且平时更是喜欢编一些故事来讲给她的娃娃们听。
记得, 今年春天,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小丫头居然念念有词地说了一串冒似诗句的东东,有关内容妈妈在《春天,让宝贝诗情萌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dc7b701014glf.html中详细记录了。其中,有一首《春天睡醒了》,还真有点童诗的味道也。
春天睡醒了
青草、树叶、蝴蝶飞,
池塘、天空、有鱼游,
还有,还有,
小蝌蚪游来游去找妈妈。
渐行渐远的童谣正在悄悄地被遗忘
无论是现在被称之为童诗还是过去被称之为童谣的顺口溜,对于孩子的熏陶其实还是挺大的。妈妈的童年因为物质缺乏,儿时能得到的玩具及童书都非常有限,所以,那些从爷爷奶奶嘴里念出来的童谣和讲出来的寓言、故事,差不多是妈妈童年最初的精神食粮。
不得不感叹,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好种各样新奇的玩具、绘本、童书及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给了孩子们一个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世界。也许,童谣在他们心里已经渐行渐远了。
自从小朋友上幼儿园后,妈妈听到的更多是某某小朋友在学钢琴,某某小朋友参加了创意绘画班,某某小朋友的英语口语相当不错,某某小朋友拿到了幼儿舞蹈奖,可是,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位妈妈赞扬自己的孩子会背多少童谣。
曾经有妈妈奇怪地问,你教孩子背《三字经》做什么啊?有什么用呀?浪费时间和精力,有那闲,不如去报个什么兴趣班。妈妈哑口无言,是啊,背《三字经》有什么用啊?具体有什么用,妈妈也不知道。
妈妈只是觉得那些童谣念起来朗朗上口,小朋友念起来更是动听,有闲和丫头一起背上几首,就当重温童年的美妙时光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