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芬芳过往,岁月静好“中国作家网”

(2015-10-12 15:29:35)
标签:

散文

岁月

魏春媛

分类: 散文随笔
  芬芳过往,岁月静好“中国作家网”
                  黑龙江/魏春媛

【原创】芬芳过往,岁月静好“中国作家网”

  一不留神,俺已经走过了五十八个春秋!仔细想想,还真有些“弹指一挥间”的感觉!回眸凝望,五十八年前的很多记忆,一直萦绕在脑子里。那时,俺还是个小丫头,记得四岁时我就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一直呆到7岁。记得10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棺材就放在老屋前的院子里。我和弟弟妹妹们蹲在角落里,看着祭奠的人一个个从棺材旁边走过,我想挤过去看看,可又有些害怕。只记得父亲被改造整日的不能回家……这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却不知光阴在不经意中,也悄悄地过去了五十八个年头。 

  时间过的多快啊,一眨眼我就老了。

  小时候家里生活困窘,我上学比较晚,15岁才小学毕业。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乡里的一所中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当我面对母亲每日操劳的身影,面对几个幼小的弟弟妹妹时,我再也没有勇气说读书这两个字了。 

  由于父亲被改造常年不回家,母亲白天要去生产队干活,弟弟妹妹需要有人照顾。我是老大,只能放弃上学的机会,在家代替母亲看孩子。当时最小的妹妹还在襁褓中,拉了尿了我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她换上干爽的尿布。记得有一次,母亲没按时回来送奶,妹妹饿得嗷嗷直哭,情急之下我就把舌头放进她的嘴里吸吮,没想到妹妹吸不到奶水就咬住了我的舌头。我吓得哭了起来,这一哭,妹妹才放开了咬住的舌头。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中轮转着。

三个月以后,父亲从山里回来参加生产队的批斗会。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我的小学班主任韩凤山老师(也不知道韩老师现在是否健在?),他把我休学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回到家里和母亲大发雷霆:“生活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上学,别看我现在这样,没有文化一辈子都没出息”。 父亲不停地数落着母亲,气得直跺脚,我躲在下屋里不敢出来。

父亲是个推崇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人,即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也坚持让孩子上学读书。因为我的辍学,父亲心里一直感到很内疚。(就是现在提起这件事,父亲依然是一声叹息。)

  一年后,父亲又把我送到公社中学插班学习。我知道荣村生活的苦和累,所以我拼命地学习。1978年7月20日这是当年全国统一高考的时间,7月20-22日这三天,全国600多万来自不同行业的年轻人走进考场,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结婚生子,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几岁的应界毕业生,最大的30岁,我就是这着600多万考生中的一名,和他们共同经历了这辈子都难忘的三天。最后终因为底子薄,而名落孙山。

高考的失利,对我的打击很大,但阳光总有明媚的时候,经过努力,我考上了公社招收的公办代课教师。学校在离家20多里意外的新开道林场。后又转到同义小学,五年的教师生涯一晃而过。1983年结婚后随爱来到大庆,成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总机械厂的一名自动焊工。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当我刚刚步入中年时,又面临下岗、买断等一系列的新问题。人生路上,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长途跋涉。我炒股票、摆地摊,卖冰棍,以至后来参加大庆市城管员招聘考试。我能在五千多人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油田综合执法支队的一名城市管理员,这与我经常读书是分不开的。

  这些经历看似平淡,看似曲折、艰辛,却成了我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生活的磨砺,使我深深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如果不是父亲当年坚持让我上学,也许这辈子也别想和文字为伍,就更别说是当做家诗人了,更想象不出生活在21世纪的我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地感念我的父亲。

人生的路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尽管有时还会遇到困惑和烦恼,但我的脸上始终绽放着孩子般的笑容。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给了我很多的自由时光。我可以轻松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书、弹琴、写诗、学书法上老年大学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我的人生平添了无限的乐趣。 

生命的驿站,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五十八载的人生感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生活还在继续,生命的滋味会在一切还未尝尽时慢慢地离去,而我也渐渐被婆娑的岁月老去了容颜。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日子过得多么仓促,路途走得多么疲惫,身上的伤疤都完好无损地存在,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去。那些绽放在破碎时光里的微笑,却永远是记忆停留的角落。

芬芳过往,岁月静好。

如果生命真的有轮回,轮回的路上,我还能想遇见昨天的那个我吗?

 

 

                 2015.0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