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与文学的半生缘/浩男

标签:
果实诗文退休工人天命物质 |
分类: 评论集 |
【评论】与文学的半生缘
翰墨诗林是她的笔名,咋一听名字还以为她是个须发男儿。有人猜她是个老学者,有人猜他是个男士,还有人猜她是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其实,她早已年过半百,是个不折不扣老太太。若只是一个退休的老太太,倒也不算稀奇,但能提笔写些可以叫做文学作品的东西,就有点让人侧目了。
与文字为伍多年,一直沉迷于对诗的凝望和想象。穿行网络,结识了一些不甘寂寞的舞文弄墨者。随着时间的淘洗,热情渐渐退去,能持之以恒坚持写作的却是寥寥无几。而翰墨诗林这个只没有读过几天数的退休女人,在年近半百时拿起笔写作,也着实令我感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她就江河泄浪般地创作出几十万字的作品,体裁涉及散文、诗歌、歌词、小小说等。
从第一篇散文《四十岁,永远的情怀》发表在《辽河》之后,她的作品就接二连三地登上了《岁月》、《中国石油报》、《大庆日报》、《大庆作家》、《离退休生活》、《敕勒川》、《纵游大庆》、《新诗报》、《让胡路文学》、《萨尔图文学》、《延寿文学》、《情詩季刊》、《新世界诗刊》、《大庆油田报》、《巴彦文学》、《西部作家》、《松基三井文艺》、《诗友》、《龙凤作家》、《婺源党建》、《萨尔图放歌》、《阵地诗报》、《长风诗刊》、《泰山晨刊》、《现代青年报》、《铁人文学》、《青岛财经日报》等多种报刊,反响很大。很多读者读了她的作品后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为此写下了精彩的评论。著名作家张笑天还为她出版的诗集《秋天深处》题写了书名;大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大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铁刚也为此书写了序言。大庆社会科学编辑、资深学者王乐群,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散文评论家张俊清,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学院教研室主任胡金海等都为她的诗集写了评论。
2013年《大庆日报》、《大庆油田•都市报》分别以《女诗人七年辛苦爬格子 活成精神的“娜拉”》和《诗句中的岁月静好》刊发了记者采访报道的文章。
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翰墨诗林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自己的灵魂栖居。虽然这一步迟了些,却是坚实有力的一步。由于起步较晚,圈里的人并不是很熟悉她,当你和她面对面交流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她激情洋溢的诗心所感染;被她的普通与平易所感动,更被她待人的坦诚、坦荡所感佩,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文如其人了。
翰墨诗林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六年,1983年结婚后随爱人来到大庆,1986年调入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她所居住的中林街小区是城市中心的萨尔图区,抬头即见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俯首可听东风湖、万宝湖、黎明湖碧波拍岸或琴丝低语。
她在《延寿文学》的“游子寄语”中曾这样写道:“我在故乡的土地上萌芽,在异乡的泥土中开花……”两个不同底蕴的家乡孕育了她写作的灵感,饱满了她的生命,升华了她的灵魂。同时,也成了她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2013年她被延寿县委宣传部、延寿县文学艺术联合会评为优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