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这里芦花让人醉/清风一缕

(2011-05-19 10:01:11)
标签:

萨日朗

大庆

翰墨诗林

这里芦花让人醉

分类: 评论集

     这里芦花让人醉
——读大庆油城论坛《芦花文集》有感

        文/清风一缕

大庆,请首先原谅我的无知与冒昧,在我关于它的有限记忆中,仅知道大庆盛产石油,还有铁人王进喜。曾经,铁人王进喜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全国。而今天,感谢我远在千里之外的老乡源黎大哥,为我邮来油城论坛会员文集——《芦花文集》。当我抚摸着精美的小册子,一股墨香扑面而来。望着由萨日朗花精心设计的封面,但见苍茫的湖面上,芦花舞动,几只鹭鸟翩然而飞。这壮美的北国风光,让身在中原的我,惊叹连连,沿着文友们倾心打造的或婉转或幽深或宽广的文字之路,我的心灵渐渐走进这里。大庆,这丰饶的黑土地,在我眼前,慢慢展开它雄浑壮观的神奇画卷……


听,北国儿女豪情满怀。文集主编翰墨诗林,一个才思敏捷的诗坛翘楚,以一首深情凝练的《春雪》缓缓拉开文集帷幕。“莫把新啼遮旧痕,春来枝上乱乾坤。多情最是梅香落,白雪深深炼玉魂。”诗歌于我是外行,我不敢妄加置评。但我以一个欣赏者的文友来看,还是觉得这首诗写得气象万千,写出了北国之雪的魂魄来。翰墨诗林,说来也是我的一个网上老友,最初曾结识于新华网博客,她的诗文屡屡被推荐到新华博客诗歌栏目,让同好文字的我,一见之下爱不释手。她的很多诗文,情感饱满、热烈、语言华美,谁曾想到她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大姐呢?诗歌让人永远年轻!正如她坦言,诗歌是她灵魂的梵唱。极其赞赏大姐在喧嚣的今天,仍然在万丈红尘中,苦心修炼自己的诗歌,百折不挠,至死不悔,令人感动!集中几位行吟诗人的诗作也极其出色,到底是北国儿女,处处文风酣畅淋漓。如逆风文友的这首读《元始》感怀:“快刀弯刀纵猎鹰。狂沙万里任横行。”开篇一个豪迈果敢的英雄形象已跃然纸上。“旷世豪杰今何在?大漠深处草初青。”结句感怀其间,而又余音袅袅,令人深思!


不得不提该文集的装帧设计萨日朗花。两三年前,我就在读者论坛结识她。这真是一个奇女子,不仅才华横溢,善歌舞,懂绘画,诗文俱佳。更令人感叹的是,她身患绝症,却又坚强无比.读她灵动无比的诗句,没有丝毫颓废哀伤之气。请看这首《蒙古袍上的乐章》“……她,舞动冰蓝色的长袖,用悠扬的蒙古族长调。歌唱现代都市游牧人民崭新的生活……啊,这是蒙古儿女心灵的圣堂,啊,这就是一个蒙古袍上的乐章!”这分明是一曲生命的乐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姑娘,你对祖国对家乡的这份痴爱,怎不令我们格外动容?这时候,诗歌的韵脚,甚至修饰都不重要,这生命的吟唱已有着穿透世俗,震撼人心,洗涤灵魂的无比力量!穿蒙古袍的草原姑娘,我也愿“阳光为你灿烂,彩霞为你凌空,月亮为你放光。鲜花为你开放。群山为你起舞。鸟儿为你歌唱……”萨日朗花,可爱的姑娘,请你接受大家最真的祝福,祝愿你早日康复,快乐每一天!


文集中前半部分均为诗歌,后半部分为散文,小说。散文中,大漠孤烟直的《女性赋》,洋洋洒洒。颇为壮观,博古通今,实乃佳作!刘行彦的一组《北方的落叶》言简意深,真是不可多得的散文诗。文友一个人的村庄写的几篇关于乡村的文,语言清新质朴,写出乡村的静谧与那股烟火味,写活了北国乡村独特的美来!集中收录的几篇小说,都很值得推荐,天涯小鱼的《梦》,构思奇特,结尾意味深长,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却又深刻揭示了爱情的沉重命题,同时写爱情题材的,不着调的《古镇里的爱情》,语言干净、优美,一个与世不染的古镇复活在作者妙笔下。两颗相爱的心,却因着对爱情的不同理解,而终于变成背靠背。情节不繁,却让人深思!


油城论坛《芦花文集》的问世,响亮地向世界发出自己骄傲的声音:大庆不仅有石油,大庆还有文化!这也是一次论坛与传统纸媒间有积极意义的尝试。这不仅仅是对会员文字的一次梳理、一份纪念,也是一次论坛精品的总结,很有推广意义,值得广大论坛借鉴。为文集作序的源黎大哥,是我的河南老乡,这个自称“油海里泡大的石油娃”就是一个热爱文学,勤勉工作的草根作家。这些业余作者,大多像源黎大哥这样在忙绿的工作之余,纷纷走出工矿、厂房、仓库、商店,淡定地坐在电脑前,纷扰红尘中,静心敲打出心灵的吟唱。他们忘我地歌唱,声音或许粗狂,但绝不潦草,声音或者不合调子,但绝对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写作,不是为成名成家而写,而是为心灵快乐而写。他们平凡但不平庸,真实而不虚伪。认认真真活在当下,把平淡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潇洒自如,让人羡慕!


真正的文学在民间。而草根该是最有生命力最庞大的写作群体,尽管一些文字尚显稚嫩,与真正的作家还有一些差距。但,我想说,如果精英作家代表文化高度与深度的话,那么,这些原生态的文字,或许最能代表大庆的文化厚度与广度。任何大作家的诞生,都需要一个诞生与成长的良好氛围。一个热爱文字的广大群体,才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文明的程度。正如文集取名芦花,不仅美,而且寓意深刻。芦花,是大庆随处可见最寻常的野生喜水植物,有湿地的地方就有芦花,有湖水的地方就有芦花,不招摇,不媚俗。谁能说这些草根写手,有一天,不会走向全国呢?谁说苍茫的天地间,那满湖洁白的芦花,它们的舞蹈不最炫目呢?哦,芦花白,芦花美,这里的芦花醉了心……

 

    一篇值得细品的好文,无论从哪个方面去解读,都给读者以精彩厚重之感!读《这里芦花让人醉》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也感受着作者闪光的人格魅力!清风老师对该文集的赞誉诗林实感惭愧,作为这本文集的主编,其中包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