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存谢】散文,也是血管里流出的血/寻找姚黄

标签:
墨林大庆风中的蜡烛散文诗林 |
分类: 评论集 |
在白山黑水的大庆,终年流淌着的仿佛不是石油,而是诗。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都好像被诗同化了。我们文艺版的诗文大腕翰墨诗林以一颗莹洁的诗心,感悟着四季的风霜雨雪,体味着人间的真情和暖凉,走过漫漫求索的长路,随手采撷生活长河中的诗意的浪花,写就了一篇篇充盈着诗情画意的文字。
最近,翰墨诗林女士在文艺版接二连三地推出一批优美动人的散文佳作,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风中的蜡烛》、《梦里那场大雪》、《感谢你,远方的旅人》、《我的生命不属于我自己》、《黄昏里写下青春的名字》等。
翰墨诗林女士曾说:“诗歌,是血管里流出的血”,而她的散文又何尝不是“血管里流出的血”呢?比如:《风中的蜡烛》:
“我是一支行走在风中的蜡烛,我知道自己随时都会被风熄灭,我知道前方的路很泥泞、很遥远,但我依然前行。当薄幕轻笼,炊烟四起时,我便悄然莅临,从暮晚到黎明。尽管自己颤抖的身躯,将被一点一点燃成灰烬,但我坦然,我欣慰。因为我相信你也不会记,不会忘记我的光辉,曾闪烁在你的生命里;即使在我熄灭的瞬间,也会给你异常的挚热。我知道,我的一生将与黑暗为伴,因为这就是我的世界,这就是我的旅程。我只有在暗淡无光的世界里,才能袒露真实的自己,才能欢快的跳越。当青烟弥漫我的双眼,当灼烫撕裂我的胸膛,我依然愿意用我生命中的光,去把你的人生照亮。”
这篇散文,我看过之后,又聆听了作者的朗诵。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是敬佩作者的睿智和文笔,还是感叹久违了的热烈向上的主题?我说不清。接下来的几篇散文,都令我震撼。作者的散文感情饱满、激越,极具感染力。语言清新唯美、辞采华茂,雍容瑰丽;特别是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诗意和撼动人心的自我牺牲精神。可以说,品读她的散文,从那情思飞扬、纷至沓来的独特的多变的意象中,时时可以感受到诗意在文字中流淌,令人在或幽深、或飘逸、或典雅、或雄奇、或粗犷的意境中徜徉流连,真是美不胜收。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文的写法多种多样,风格也呈多姿多彩,但能将散文写出诗意,必然是散文中的上品。比如:《感谢你,远方的旅人》中的一段:
“感谢的你,远方的旅人,你让我在阵阵追忆的骊歌声中,感到了心情的慰籍;感谢你多情的岁月,你让我在薄如蝉翼的生命中划下了最深的痕迹。也许,最美丽的花最易凋谢,但最美丽的情却长久不衰。那汪缱绻的秋水,那轮缱绻的秋月,还有那片不倦的竹林,都已随风飘成了深深的伤痕。寂寞是无言的思索,忧伤是心灵的碰撞,我把如海如浪的情感写在了纸上,写在了心里,在低吟浅唱中说一声谢谢你,远方的旅人!”
一个笔下有诗意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多情善感极具真性情的人,也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深切感受的人。翰诗墨林女士正是这样的人。在《风中的蜡烛》里,作者写道:“当天空需要光芒,当大地需要亮光,请把我点燃吧,尽管我知道那会很痛很痛,就算是让我再次煎心,再次流泪,我依然无怨无悔……”
《风中的蜡烛》不仅辞藻华丽,节奏铿锵,而且感情率真、从容娴雅,读来荡气回肠。作者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细腻敏锐的感悟,文字飘逸,情思飞扬,让人面前时时闪现一个个鲜活的浑圆流走的场景。
翰墨诗林女士散文的诗意,还来自于一路风景,源自于作者心灵的律动,就像阵阵微风拂过琴弦,送来美妙的天籁之音。比如:《梦里的那场大雪》:
“梦里的那场大雪,是在冬季,我走进了你的世界,那铺天盖地的白雪,盛下了我心中的情怀。为了那份爱,我写出了诗的情感,诗的浪漫。我好想在手心里迎接一片雪花,让她融化在我的胸前。我要感受她,感受她那冰冷的温度,因为,我的热血会让她沸腾,会让她在冬季飘洒在云间,让她弥漫在每一个山头,形成我的挚爱。”
如果要给作者的风格定位的话,那么,我认为作者既具备“豪放派的大气,又具备婉约派细腻”。“我好想在手心里迎接一片雪花,让她融化在我的胸前。我要感受她,感受她那冰冷的温度”。这样的文字在作者的散文里也屡见不鲜。要使文字风格多样,那源头必然就是生活之源泉和生命的历练和体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
再如:《三月雪》:“三月雪,覆盖了早春的一抹青翠,优雅、漫舞、飘逸,仿佛心中的泪被摔碎散落在泥土里,悄无声息却又深深浸透着她一腔的热血。”……“城市的上空,布满了雪花的风韵。曲径幽深的小巷,飘着雪花的倩影,如冰清和玉洁降临在人间旷野”。
作者那清丽的文笔,珠圆玉润的文字,传神生动的描绘,使这篇散文充盈着诗性、质感和张力。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隐约听见一个行吟诗人用心灵在动情的吟唱。
如果从技巧上来解构翰诗墨林女士散文中的诗意,我看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注重语言的锤炼,文字简练生动,极具表现力。二是注重意象的选择,在行文中随处可见各种脱俗的意象纷至沓来。三是注重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时时营造出一种幽深的诗意境界。四是注重散文的音乐美和绘画美。读来朗朗上口,多重意象在画面显现、叠加,使人感到文中有画有诗。
翰墨诗林女士的这些散文,都被她制成了配乐朗诵的音频和视频。如果你沏上一杯绿茶,坐在电脑前,听着作者时而高亢,实儿温婉的朗诵,看着荧屏变化的亮丽风景,啜饮着沁人心脾的香茗,既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又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发表时间:2009-11-13
作者介绍:
寻找姚黄:河南-信阳中学教师,1982年以来在省市纸媒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6篇、教学研究文章十余篇,长篇小说《监狱生活揭秘:高墙大院》在文学大赛中获得编辑推荐奖,并与17写签订了手机阅读合同。长篇小说《越狱》正在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