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礼记别话 |
《礼记别话》五--路从先生
《礼记》说: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这里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有着谦谦恭敬的学子之风。从先生于路,守恭敬之心,聆受教诲,所以虽遇相识,却也不可凉先生于路旁,与人阔论。道途遇师,拱身连步向前招呼,示尊师之敬;然后端神凝目拱手侧立于道旁,显庄重之容;先生问话,从容应对,无话,则恭敬目送而退。这是士的操节,是君子的风范。
天下风化始于教,师道不尊严,学子无恭谦,那么醇正民风、敦厚教化则无从谈起。学子从师,学事理于讲堂,悟修身于日常,所以师道决非只在课堂。尊师之道,是可由小知大的,由点滴而成习俗的,由乡间闾里而至课堂的。
尊师重教,古风俨然,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傲居一方,也着实有得益于此;百多年来,我们国家衰落,人民离散,民族浩劫不断,也是因有了失却了这个古风的关系,所以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而且是从心底里,从寻常巷陌的来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