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2015-09-28 20:42:23)
课题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课题教学内容是继氧气之后又一种身边最常见的物质内容的学习,从身边熟悉的物质水的相关话题入手,加强学生爱水、节水意识,利于提高学生从学科角度认识水的积极性。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第二部分是水资源保护,教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联系生活的思考、总结空间,也有助于加深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这部分内容虽是非学科性的,但它是后面水的净化、组成和溶液等内容的学习的必不可少铺垫。
初中生对水资源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生活在城镇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加以大部分学生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显得零碎、片面、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其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和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知道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初步懂得如何爱护水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通过“读一读”初步感知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的概况,再通过“辩一辩”、“算一算”深入认识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的非常有限的残酷现实。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合理节约用水和防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我是一名中学生,一名市长,一名企业家,一名新时代的农民”等角色扮演,得出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强化节水和防污染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猜一猜:导出物质——水 展示国家节水标志 说一说:水的用途 读一读:指导阅读课本68页到70页“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要求概括出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的大体情况 辩一辩:水资源是多,还是少? 算一算: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占总水量百分之几? 畅所欲言:如何保护水资源? 课堂总结、反馈 |
猜谜 小组内交流,组长简要记录后,汇报;其他成员倾听、补充 学生认真阅读,总结课文中要点 学生找理由证明自己观点 (总量大,可利用的淡水少、分布不均匀、污染严重、随生活水平提高需水量增加等) 学生计算后交流 小组讨论后各抒己见,相互完善、补充 交流收获 |
调节气氛,切入主题 唤起学生对水的重要性 的认识 培养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并引发关注课本、重视课本意识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深切感知可利用水资源的有限 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情况引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
|
板 书 设 计 |
爱护水资源 一、水的用途 二、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三、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防治水体污染 |
||
教学设计反思
课堂围绕水的用途、人类拥有水资源的和水资源保护三个话题展开,以学生阅读、讨论和交流展示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所设计探讨的问题是身边的问题,学生有话说,能说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容易配合好,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能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还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足的是我们是借班上课,不能让学生做相关的课前准备,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家庭每个月的用水情况;调查南通市水的污染问题和通吕河 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 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