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测试(二)参考答案
(2013-01-27 11:46:10)
标签:
杂谈 |
《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测试(二)参考答案
DAACDBAAACBDDBA
对对对对对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先期处置是根据事故等级,在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组织事故处置的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到来之前,事发地政府要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组织各方面力量实施的防止事态扩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抢险救援、现场管控等措施。
媒体领域突发事件是指在平面媒体、电波媒体与网络媒体范围内,突如其来,并呈现异常状态,公众对此缺乏思想准备却普遍予以高度关注的事情。
应急决策的流程: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紧急状态、应急结束。
先期处置的要点:
一、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卫生防疫、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二、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熟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要领,制定
三、应急管理人员应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冷静、有序、迅速、有效作先期处置并及时上报。
应急资源的管理:
一、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
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包括以下内容:应急保障资源的普查、分析和归类;应急保障资源需求调研;应急保障资源布局及选址;应急保障资源情况的汇总。
(一)应急保障资源的普查、分析和归类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要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应急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内容包括以下3点:
1、建立应急保障资源分类细目表。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单位,根据各灾种的分类,采用层次结构形式排列出应急保障资源目录,一直划分到最小的独立的应急保障资源统计单元,并给出目录中每一项目的定义或描述,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
2、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表。在完成应急保障资源分类细目后,要组织力量进行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表的设计,确定每一项目所要统计的内容和维度。如设备的型号、数量、功能以及使用范围、条件等。
3、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这里要注意的是,做好统计方法的设计和统计内容汇总的设计。可以用专项调查、抽样检查、全面检验等手段进行摸底收集资料,再把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二)应急保障资源需求统计
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分类和不同级别,对其所在地应急体系中的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并建立相应的分类分级目录。通过相应的调查形式,汇总各应急组织为有效开展应急活动,在原有保障资源的基础上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需求量以及质量、地点等要求,以利于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工作。
(三)应急保障资源布局
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是根据各种潜在危险源的分布,在综合时间、成本和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划,预先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应急物资放置在选定的地点。要保证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各类应急物资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到达指定地点,就必须对应急保障物资的分布进行优化。应急保障物资的优化是在应急保障物资普查和整合的基础上,依据预案进行应急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输送,使之发挥最大的应急效应。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涉及选址和配置两个方面,在选址时要考虑应急保障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应急资源配置时要考虑选址的问题。因此,在应急资源布局优化时,要考虑两类要素:一类是与应急保障资源密切相关的要素,包括应急资源的类型、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等。这些要素有些可以确定,有些需要根据应急活动的变化来决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类是与选址密切相关的要素,包括目标地址、源地址设施、空间、距离、环境等。另外,在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时,还要考虑应急保障资源供给和应急保障资源调用的一体化优化过程。
(四)供给需求平衡表
根据应急保障资源的布局和配置方案,制定供给需求平衡表。供给需求平衡表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总量信息汇总表,包括应急保障资源的种类、数量、说明、相关描述以及分布状况。②各布局点的应急保障资源基本状况,如种类、数量、功能等。③各布局点设施的基本状况,如对所属应急保障资源的提供方式、提供速度、流量,以及附近的交通设施状况等。
二、应急保障资源的配置和维持
为满足应急活动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需要,还要加强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配置、维护、补充等工作,以提高应急保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使用效能,同时建立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库,以便及时掌握应急保障资源的状态信息。
(一)应急保障资源的储备
应急保障资源储备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特殊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其储备方式有以下6种:
1、应急保障物资采购。设备和装备等保障物资可通过采购方式进行储备。对于要进行采购的应急保障物资,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采购程序实施。采购的应急保障物资应具有合格的质量,对那些专业技术强、供给厂家少的设备、装备等物资可采用询价方式采购。询价包括出厂价格、到岸价格、相关服务(安装、调试、状况质量、备件、售后服务等)。对零星、不重要的技术标准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物资则从市场采购。在突发事件响应期间,还要注意应急保障资源到位的时效性。
2、应急保障资源建设。有些应急保障资源是不能够用采购的方式从市场得到的,而需要通过建设的方式逐步形成。如专业人力资源,就需要选择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实战演练形成专业队伍。这方面的应急保障资源还包括应急设施、频率资源、通信设施、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应急工作环境等。
3、应急保障资源租赁。有些应急保障资源购买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其中有些不仅要购置设备,而且需要工程建设,增添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对这些应急保障资源可以采用短期或定期租赁的方式加以解决。如大型机械工程设备、交通工具、基础通信设施等都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满足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这样既可以保证资源的使用,又可节省大量的费用。
4、临时调用。临时调用分有偿调用和无偿调用。有偿调用是指在突发事件处于非常态时期,可调用企业、事业、社会组织及市民的应急物资,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置。这部分物资的调用不应是无偿的,事后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给予必要的补偿。无偿调用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设备进行处理,除动用储备的各种应急保障资源和有偿调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市民的资源外,对国家机构、军队的所有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无偿使用。
5、生产能力储备。应急保障物资种类丰富,做到完全实物储备是不现实的,有些也不需要进行实物储备,而是要进行对其生产能力的预留或储备。在紧急状态时,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的方式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物资的需求,相关部门在必要时可协调配置生产原料、动力等资源,紧急组织扩大生产。
(二)应急保障资源维持
应急保障资源维持是指应急保障资源的调整、更新、补充、保养、维护等,以保证应急保障资源具有良好的性能状况。为此,要制定完备的应急保障资源维持制度,对现有的和储备的应急保障资源定期进行维护,排除隐患,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安全可靠。当应急保障资源的保有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根据应急保障资源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补充;对使用性能下降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应急保障物资要及时更新。
(三)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建立、维护和更新
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包括人力保障资源、资金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设施保障资源、技术保障资源、特殊保障资源以及与应急活动相关资源在配置、数量、性能、分布等方面的信息;还有相关案例、特定措施、问题解决方法、应急知识和设备使用说明等内容。应急保障资源信息管理要做好两项基础工作。
1、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目录如名称、规格、用途、功能、消耗量等。分类上可以包括专用物资(特种产品、专用工具、特种装备、特殊材料等)、通用物资(药品、食品、衣被、日用品,以及工程材料等),便于指导应急活动过程中的使用、储备、征用、生产和调运等。
2、建立应急保障资源标准。可用于应急的资源种类繁多,应制定有关应急保障资源标准,保证应急保障资源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对应急保障资源信息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保证信息数据与应急保障资源现状相一致。当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活动调整工作。
三、应急保障资源的运输
应急保障资源运输是应急保障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由于运输涉及时间、路程、能源、容量和成本等因素,需要精心组织与合理安排,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快速、安全到达指定位置。在应急保障资源运输管理中,应当遵循快速、安全、可靠、高效和准确的原则,注重应急保障资源应急价值的实现。
(一)铁路运输
(二)公路运输
(三)水路运输
(四)航空运输
(五)管道运输
四、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
应急保障资源调用分非紧急调用和紧急调用。非紧急调用是指与突发事件响应无直接关系的应急保障资源调用,属于正常应急保障资源的维持、更新、补充,其调用方式与一般资源调动类似。紧急调用是指与突发事件响应直接相关的应急保障资源调用。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前线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确定调用的应急保障资源数量,制定应急保障资源的运送方式和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调集到特定的地点,发挥其应急功能。
(一)紧急调用与一般调用的差别
紧急调用与一般资源的调用相比存在以下差别:
1、紧迫性。
2、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与协作。
3、动态时效性。
对紧急调用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及时、准确、安全到达指定地点,保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在紧急调用前,要制定调用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综合协调地完成好调用任务。
(二)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方式
一般来讲,应急保障资源调用方式有以下6种:
1、定时调用。
2、定量调用。
3、定时定量调用。
4、及时调用。
5、超前调用。
6、综合调用。
应 急资源保障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运转的物资保证条件,它为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动态调配进行资源配置、储备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使用效能,同时提供资源状态信息、以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日益频繁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各个国家都把应急资源保障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急保障资源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即自身拥有特殊的专业技能、特定的资源、设备和能力,主管着特殊的事物,担负着紧急事务应对中的特殊任务职能部门所实施的行为。这些职能部门包括事务管理、交通、通讯、信息、商业、卫生、财政、银行、保险、红十字组织等。这些职能部门在国家或区域紧急状态下,根据突发事件发展的需要,在政府应急管理综合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组织和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应对工作,保证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通常包括人员抢救及工程救险、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交通运输保障、通讯保障、电力保障、粮食食品供应、灾民安置、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应急资金供应、损失评估、接受外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