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明回忆录——划采莲船

(2023-12-12 09:55:35)
标签:

文学

原创

拜年

沙船

会船

分类: 日志

划采莲船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划采莲船,是最普通的一项民间游戏。有诗为证:

1)拜年

中舱亭盖两头尖,靓女如花笑顶船。

锣鼓震天鞭炮响,挨家恭贺过新年。

2)沙船

撑篙汉子闹沙船,摇破赶艄婆子扇。

酥饼香烟抛甲上,一肩扛起万钧舷。

3)会船

彩队数支争向前,马锣旋上九重天。

欢声雷动人挥汗,唯见碧空火药烟。


记得小时候过年,只要一听到锣鼓家什响,夜晚就是在唱花鼓戏,白天就是划采莲船的来了。过年的时候,什么事情(农活)都不用做,就是拜年、喝酒、走人家。正月初一,划采莲船的就来了。那个采莲船,基本上一个大队(村)就会扎一只。是把比较细的竹子砍来,扎出一个船体,中间宽,两头尖。两头都有甲板和船底,中间的船舱有四根柱子上去,上面再扎一个亭盖。亭盖的中间高上去的是盖顶,顶上束着一朵大红花;四面有向上翘起的四个角,形状就像亭子的顶盖一样。船舱的下面,没有船底,以便好站顶船的人。在用竹篾把架子扎起来以后,再用花花绿绿的纸,糊在船体上,还在好多地方缀上纸扎的栀子花。然后,在中间亭盖的四角挂上四个绣球,绣球的下面还垂着飘带。等到全部完工以后,煞是好看,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


在划采莲船的时候,是要用一个人来顶船的。这个人一般都是年轻貌美的姑娘。她的身上穿着红绿绣花的衣衫、大脚裤,头上就像唱戏的花旦一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琳琅满目。脸上化了装,桃花脸、柳叶眉、樱桃唇,挂着的耳环还会叮咚着响。一双芊芊秀手,翘起兰花指,指甲是涂着红红的指甲油。脚上穿着绣花鞋,三寸金莲,前头尖尖翘起,妩媚动人。她要是站在那里,静犹若娇花照水,一旦走动起来,行如弱柳扶风,美之至矣!


划采莲船的时候,一只船至少要有三个人操作,一个姑娘顶船,一个老板撑船,还有一个赶艄婆子,权当丑角。             那个顶船的人,在腰的麻着一根红绸带子,上面用红绳子系着船舱的两边,两只手分别握着船舱前面的两根亭盖的柱子。亭盖四面下垂的流苏,正好遮盖着姑娘的上半边脸,使那张动人的桃花脸,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撩人心扉。划船的时候,姑娘的脚下,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迈着碎步,像唱花鼓戏中的花旦一样。向前进的时候,两只手就会把柱子向上提,采莲船就会前头翘起,后头落下;向后退的时候,船头又会落下,后头又会翘起。这样,就像船儿在水中行走,有风吹浪打的样子,很形象。


负责划船的肯定是个男的,也会化装。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嬉皮士的毡帽,嘴唇上粘着黑黑的胡须,有时候眼睛上还戴着墨镜,手拿一根一人多长的细竹竿,竹竿的前头稍稍翘起,以便能够做出撑船的动作。他一定要跟顶船的配合好:当他在做撑船的动作时,是双手把着撑篙,身体前倾,双脚后蹬,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提起,脚后跟差不多会踢到屁股,与此同时,顶船的就会后退,船尾高高翘起,以便模仿出船被撑走的样子;然后,撑船的变换动作,倒转身,直起身,一只手拖着撑篙往回走,同时,顶船的就会前进,船头会高高翘起。这两个人动作一定是相反的,一个前进,另一个就后退;一个后退,另一个就前进,这样才会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船被撑着行走的模样。还有第三个人,就是那个赶艄婆子,化装成一个小丑,头上顶着一块坡布巾,脸上涂着白粉,麻着一根腰带,系在后面的两根头子,耷拉在屁股后面,随着她那夸张的动作,一甩一甩地。她会在船的另一边,随着船的进退而跟着进退,并且还会用手摇着那把破旧的巴扇,不停地给顶船的打扇,还时不时地、妖里妖气地、做出一些相当滑稽的动作,惹得人们哈哈大笑。

采莲船是要挨家挨户去给人家拜年的。每到一家人的门口,主人就会燃放鞭炮,高兴地迎接。这时候,划船的就会把撑篙别在船头来回摇晃,船头也就会跟着上下左右一起摇晃。同时,划船的就会开唱,唱的那个调子还是蛮好听的,完全是一派水乡风味、民间小调。这样,划船和唱歌就交错进行,还真是一种非常风趣的表演唱。唱词是这样的:

(撑船者领唱)采莲船那么,(众人合唱)哟喂哟—   (撑船者领唱)两头尖那么,(众人合唱)呀嚄嗬—

(撑船者领唱)恭贺老板那,(众人合唱)哟喂哟

(撑船者领唱)过新年那么,(众人合唱)划啊着,呀嚄嗟,哟喂哟,过新年那么,划啊着

这里的众人合唱,就包括整个队伍里面的人,比如,打十般家什的、收礼品的、挑礼品的、打杂的人,都要跟着和、帮腔,这样就显得热闹、有趣、和谐。

以上的唱词,只是每到一家的开场白,唱完以后,就会开始表演划船。划完以后,再唱,才是正词。再唱的词,是没有现成的话的,完全要靠划船的现编。所以,那个撑船的人,还真是不简单,不仅要撑船撑得好,而且还要脑筋灵活,能够现编唱词,做到看到什么,就开口唱什么。比如,当他看到这家人的小孩后,就会这样唱:

(撑船者领唱)这家人那么,(众人合唱)哟喂哟—   (撑船者领唱)小孩乖那么,(众人合唱)呀嚄嗬—

(撑船者领唱)咜出鼻涕那,(众人合唱)哟喂哟

(撑船者领唱)袖子揩那么,(众人合唱)划啊着,呀嚄嗟,哟喂哟,袖子揩那么,划啊着

等他一唱完,大家就会被逗得哄堂大笑!现编的唱词,不仅要诙谐有趣,而且还要押韵,这样才算完美。


过年嘛,大家就是图一个开心、快活,所以,主人家就会赶紧去拿来一些过年的茶艺、礼品,赠送给他们。比如,酥饼、香烟之类,这些东西送出的时候,还有讲究,不是直接给别人,而是在划船的时候,丢掉采莲船的平直的甲板上,让他们自己去捡。有时候,碰上比较大方的人家,礼品给的多,撑船的看见了,就会格外地多唱几段唱词,这里面肯定会加上“多谢老板嘛,哟喂哟— ”之类的话,甚至会用表演“沙船”来表示感谢。

沙船,这是千里江汉平原一带水乡的人们,在行船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船在大河里面走,要么是载重量大了,要么是枯水季节,水浅了,就会出现船只搁浅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河底的沙,吸住了船。搁浅了,船就走不动了。划采莲船的“沙船”,就是模仿劳动生活中的这一种现象,加以艺术化而来的。沙船的时候,顶船的姑娘就会蹲下来,采莲船就搁到地上不动了。这时候,可就急坏了撑船的人,就要千方百计地来解救这种急难。只见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上蹿下跳,先是用撑船的竹篙子,在船头或者船尾别,可是船儿还是纹丝不动。眼看着这招不行,那就再用肩膀去扛船舷。只见他侧着身子,用肩膀使劲地顶着船舷,一双手牢牢地撑住船舷,然后就是屁股和双腿一齐使劲,一——二——三!眼看着他的双脚把地上都蹬出两个窝来了。在这种紧要关头,十般家什就会恰到好处地来烘托气氛,在撑船的人使劲的当口,那面大锣也会同步响起:唱!——唱!——唱!三哈为定,当锣声响到第三声的时候,采莲船突然就离开地面动起来了,表示“沙船”已经被解除,船儿又恢复航行了。这时候,那个撑船的可就惨了,只见他在采莲船松动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闹了个四脚朝天,爬都爬不起来了。人们看到这样滑稽的表演,不禁又哈哈大笑起来,整个场面,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别看划采莲船的只有三个人,他们的整个队伍,却是人数众多。首先是有一班奏阵的锣鼓家什,这是一种民间的打击乐器,大都由黄铜制作,比如,有马锣(两个),有大锣,有钩锣,有大,有小,还有鼓,等等,还有我也记不清了。反正一共有十样,所以才叫十般。这班家什,打击起来是非常响的,在好几里路远的地方都能够听见。有了这种东西,划采莲船的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我们这里,唱花鼓戏、婚丧嫁娶,都会请十般家什的。

十般家什的锣鼓谱:参、长、工、假、火、凤、双,摇、单、龙、八、望家乡,水锁中间又转长。这上面的每一个字,代表一种锣鼓谱。

划采莲船的时候,往往还有蚌蛤精相伴,它们都是有千里水乡特色的东西。蚌蛤精是扎出的一个大蚌蛤,也是打扮得花花绿绿的。顶蚌蛤精的姑娘,站在两个大蚌蛤壳的中间,两只手分别放在蚌蛤壳的扶手上,表演的时候,可以自由地开、合。还有一个搭档,是一个男的,装扮成打网的渔人,头戴草帽,手持渔网。当渔人对着蚌蛤精撒网的时候,网就会被蚌蛤狠狠地夹住。这时双方就会用力挣扎,渔人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拉不动渔网。正当他在使劲的当口,蚌蛤精会突然松开,渔人就会一屁股蹬到地上,弄得四脚伸开、仰面朝天,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