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明回忆录——写纸壳

(2023-11-24 09:09:00)
标签:

文学

原创

钱纸

阴钞

七月半

分类: 日志

写纸壳

写纸壳,是先用白纸把钱纸包起来,再写上亡人爹爹们的姓名。这是阳世间的人,将阴钞装在信封里面,寄给已经过世了的阴间的亲人,好让他郎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有钱花,享受一哈。

那些钱纸,是用专用的火纸,打孔以后做成的。我自己以前亲自看见父亲打钱纸,就是把剪刀的两个尖,打开成大约2厘米宽的距离,站在火纸上,用重锤将剪刀捶下,在火纸上打出孔来,那些孔整齐地排列着,这样就成了钱纸。因为以前用的钱,都是用黄铜做成的,有眼的钱,外面是个圆的,内面是个正方的孔,所谓的孔方兄是也。而给阴间的人用的钱纸,就是用纸仿作的。

钱纸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与时俱进。我小时候写的纸壳,里面包的只有上面说的钱纸。钱纸是四方的,从中间一折,就成了长方形,然后,叠起来封装。这样三张一叠,封装起来,叫做小纸壳,五张一叠的,叫做大纸壳。后来,市面上出现了阴钞,就是刻板以后,像盖图章一样,印在纸上,上面有“阴钞”之类的字。这大约跟阳世间用的钱差不多,由金属的铜钱,变成了纸钞。再后来,阴钞又进一步演化,越来越高级,由刻板的,变成了油印的,又变成了铅印的。铅印的从只有文字的,变成了还有图案的。再后来,又进化成了天地银行的,再进化成了以人民币为底板的,只是把人民银行改成了天地银行。阴钞的币值也在不断加大,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1万元—10万元—百万元—千万元—若干亿元,据说,现在还出现了兆为单位的。看来,人心总是没有长满的,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每当我去买那些阴钞的时候,心里就会在想:我恐怕几辈子都不会见到那么多的钱,那哪里花得玩哪!

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在装这些阴钞的时候,要设身处地为阴间的人想哈,要有整钱 也要有零钱,要搭配起来,不然,花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纸壳封装好了后,还必须写上亡故亲人的称呼,对应的自己的称呼,这是有一定之规的,不能弄错,否则,就可能收不到。写的时候,亡故亲人的称呼要写在中间,如:故先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自己的称呼和名字要写在右下边,这与阳世间的落款刚好相反,这也许是阴阳两隔的区别。再在左下边写上日期,或者“吉日化”就行了。最后,还要翻过来,在反面封装处写上一个“封”字,据说,这样就只有本人才能够打开,别人就拆不开的。

还有,去烧纸壳的时间。一个是每年两次,在阴历的七月半和小年,都是要提前几天去烧化的;一个是烧的那天,要在太阳落土和天黑以前的这段时间。烧纸钱的时候,要先把纸壳的下面放上一些易燃物,以便好点燃,再把纸壳摆好,在外面划上一个圆圈,在圆圈的周围插上点燃的香火。这个所谓的香火是很被看重的,所谓不能断了香火,就是指的这个。在事先,还要准备一些散的纸钱,烧的时候,烧在圆圈的外面,说是给那些无人管的孤魂野鬼的,这还是相当人性化的,能够给那些断了香火的人,以一丝慰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