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问题 好答案 好人生

(2007-09-27 00:00:00)
标签:

随笔/感悟

亲子

感悟

好问题

好答案

好人生

分类: 感悟人生
    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通过观察和培养孩子的语言习惯, 对孩子的思维习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我曾经在一次情绪智能的培训课上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要求我们花一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找找有多少棕色的东西,很快大家就完成了任务,胸有成竹地等着老师的提问,可谁知道他最后竟然问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绿色的东西,可把我们一群人给问傻了,因为谁也没去注意绿色的东西。可见,提出什么颜色的问题就得出了什么颜色的答案,哈哈!
    每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自己跟自己的自我谈话过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了你的思考方式,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方向,产生了不同的心态和行动,不同的行动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必须改变自己思考方式,也就是改变提出问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方式。如果我们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要怎样过未来的岁月?如果我想过着所企望的明天,那么今天我得怎么做?什么是我长远的目标?我得马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好问题就会带来好答案,带来好人生。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

    ------带来积极行动的问题是好问题,触发消极情绪的问题是坏问题。

    怎样才能问好的问题呢?

    ------少问为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焦点在找理由、借口、原因、“事实”,思考的方向是在过去,情绪感受是因为回忆而不舒服的。比方说:“这个题我怎么就做错了呢?”

    ------多问“如何?”和“做些什么?” 则将焦点放在解决上、想办法、找方法,思考方向是将来,情绪感受是面向希望、舒服的。比如:“该怎么把这道题能做对呢?”

    在乐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引导她在思维上少消极地抱怨,多积极地思考。她2、3岁的时候,因为个子矮,总是没法拿到她的毛巾,吃完饭要擦嘴时孩子习惯性地嚷嚷:“妈妈,我拿不到毛巾,我拿不到毛巾”,这个时候家里没人会跑过去帮她拿,我们会告诉她要积极地想办法,需要妈妈帮忙时可以这个提出要求:“妈妈,我拿不到毛巾,请帮我拿,好吗?”,实际上就要她把提问题的焦点放在该怎么做,而不是抱怨现状中的困难。孩子在这样的影响下,就会慢慢地养成在困难面前,用“如何”、“做些什么”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问题,把视点从“为什么”上挪开。坚持这样的思维训练,假以时日,就能形成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当然,好的习惯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这对爸爸妈妈和宝宝都是一个考验。

    教孩子问好问题,帮助她积极地思考和想办法,在问题面前,我们的孩子有力量去解决问题,步步高飞!

 

    附:收集的一些在常见情况下的好问题,希望对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上能有帮助,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面对困难的好问题:

    l、这事情中有什么好的一面?

   l、到底我要的是什么?

   l、如何做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l、如果我要得到这个结果,什么错误需要避免?

   l、我要怎样以愉快的情绪状态去处理这件事?

  

    面对风险挑战的好问题

    l、你所面对的风险挑战是什么?

    l、如果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

    1、  你能够做些什么防止最坏可能的发生?

    l、  你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准备,就算最坏的发生了,你也可以承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