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色黑金》:被利益笼罩的欲望与绝望

(2008-10-06 11:06:24)
标签:

血色黑金

daniel

day

lewis

paul

dano

娱乐

分类: 影评

《血色黑金》:被利益笼罩的欲望与绝望

 

感谢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相继结束以及建国59周年国庆大典的低调,让被封闭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广安路盗版市场得以赶在黄金周长假之前重现繁荣。于是整个十一假期除去必要的应酬和远行之外,几乎也就成了盗版盘专场,从遥远的古汉战场到2046未知的未来间游戏着时空穿梭。当然,这期间最让人流连驻足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一段被黑色石油和同样黑色欲望所填充的峥嵘岁月。


《血色黑金》:被利益笼罩的欲望与绝望影片开始,一个肮脏落寞的身影跌落在同样肮脏混乱的矿洞里,并不因突发的事故而悲伤,却惊喜于发现了梦寐以求的银块。此时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石油大潮,在那个年代石油开采才刚刚起步,关于石油开采权的法案条文极不完善,所以盛行的做法是自由开采,谁先挖到油田就归谁。所以混乱与明争暗斗的血腥自然也随之而来。主人公丹尼尔·普莱文原本是一个潦倒的银矿工,独自抚养着一个儿子,因为在偶然间发现了石油,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影片故事也由此开始。导演将叙述重点放在了丹尼尔对桑德农场下蕴藏着的巨大油海的开采上,并一步步展示了这个典型商人形象的勤奋、顽强与贪婪和冷漠。


凭借此片拿下2008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Daniel Day Lewis用精湛的演技诠释了什么是实至名归,他所扮演的丹尼尔·普莱文深沉内敛、机心重重、喜怒不行于色,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甚至抛弃亲情和信仰。恰与Paul Dano扮演的传教士埃利·桑德的张扬跋扈、如颠如狂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一种被欲望所笼罩如疯狂般的绝望感受。事实上,这也是《血色黑金》整部影片的基调,欲望在这里成为每个人心中所信仰的那个恶魔。丹尼尔在它的驱动下逐渐扭曲了自己的人性,用鹌鹑价买下每周能带来5000美元石油收入的土地是他执着的追求,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利用儿子将自己打扮成一副富有爱心的家族生意人形象,亲情在这里只是一个销售工具。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架通石油管道,他可以放弃自己的信仰,任由同样邪恶传教士的羞辱,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嘶吼着自己抛弃儿子的罪行,而转脸间吐露出的却是这下石油管线有谱了的喜悦。更甚至他已经不再在乎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当油井下有人死去时他可以免无表情的轻易处理。而当油喷发生时,面对冲天而起的熊熊烈火他可以喜形于色,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脚下的土地里有着挖之不尽的石油。


《血色黑金》:被利益笼罩的欲望与绝望

 

不仅仅是丹尼尔·普莱文,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欲望所驱动,传教士埃利·桑德便是其中代表。与丹尼尔一样,埃利在教服的掩饰下所迸发的同样是一副利欲熏心的灵魂。他用惟妙惟肖近乎痴颠的表演蒙蔽着教徒们,而另一方面,却可以因为5000美元而和自己的父亲大打出手。宗教,这个本该是人们纯洁的精神诉求,却成为埃利谋夺利益和声名的工具。但是很可惜,他遇到的却是没有信仰却更加精明的丹尼尔,或者应该这样说,丹尼尔唯一的信仰就是金钱至上,于是埃利的失败也就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这就是《血色黑金》的故事,一个被利益所笼罩的文明时代,石油在这里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它所代表的正是来自于原始的欲望。这就是丹尼尔·普莱文——有着彬彬有礼的演讲口才和恶魔般狰狞面孔的商人,用孜孜以求、大无畏精神、甚至是血腥与邪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商人,他或许仍旧活在你我的身边,或者说他也许就是这个物欲横流时代的你我写真。

 

《血色黑金》:被利益笼罩的欲望与绝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