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一八

(2008-09-18 14:24:41)
标签:

抗日

九一八

杂谈

分类: 杂文

九·一八

 

让历史回到1931年的这一天,暮色沉沉下关东军衔枚急行,不远处奉天北城楼鸦雀无声。另一端的奉天南门外,一个正在撤离的东北军士兵恋恋不舍的回头眺望着月光笼罩下的古老沈阳。旦夕之间,东三省改旗易帜,百万平方国土沦陷敌手——这就是“九·一八”,一个让中国人记了七十七年的耻辱。


七七不仅仅是个年份,也是个日子,更是又一段历史的开启。自卢沟桥的明月被硝烟蒙尘以后的八年间,中华民族用数以百万计的生命维系了古老帝国的尊严。时至今日,这仍是近两百年来我们抵抗外族侵略最大的一次胜利。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当整个华夏大地都陷入血战时,我们的对手不过是偏居海上裂岛的东瀛倭寇。而正是他们却可以以百里之国蝇蝇寡民驰骋我堂堂中华万里之疆,攻无不克战无不取,若不是国际大形势的变化以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只怕八年的时间真的不足以让我们收复失地光复河山。

九·一八


有人曾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群虫。话虽难听,却很见真理。以抗战来说,兵士非不多,仅东北三省张学良的嫡系便带甲三十万,举国之兵以百万计。器械非不利,抗战后期国军美式装备已见雏形。将士非不用命,台儿庄上青天白日旗已经被王铭章、张自忠们的热血染红。可就是这样,却仍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其原因也只能归结为内部的勾心斗角你死我活分崩离析了。


中国人善于宽容,也更善于记住。据说沈阳每到今天的22时20分,便都会用响彻夜空的警报声提醒着和平年代的人们不要忘记那段曾经如此悲伤的过往。只是,形式上的仪式又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历史不再重演?看看最近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吧,随着蒙牛、伊利、雅士利的被拉下水,其后果已经显而易见:巨大的牛奶市场被拱手奉送于外资品牌。而热衷于被可口可乐收购的汇源更是将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诉求发扬到了近乎于无耻的地步。


窃以为,再去探讨那些封尘在书本上的双方伤亡记录已经毫无意义,那不过是寻章摘句的老雕虫们卖弄学问的把戏。而一遍遍的用痛哭流涕去控诉侵略者的罪行也显得过于做作,毕竟祥林嫂的眼泪化不成赵一曼的子弹。踏踏实实做好自身份内的每一件小事才是打造不破长城的最坚实基础。当有一天全世界人民吃穿住行大到开的汽车飞机小到一杯牛奶一听饮料都已经离不开属于中国的安心品牌时,或许沈阳九一八的警报就真的永远不用再刺耳的鸣响于历史的夜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