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文学/原创艺术摄影 |
分类: 照片及游记 |
在老朽还曾经自诩是文艺青年的时代,798工场是作为附庸高雅的添头而造访的,每一次例行的项目也无非是哥儿几个对着那些根本看不懂的雕塑画作装模作样的品头论足一番,而后一头扎进路边某小酒馆里貌似深沉的继续假装大尾巴狼以图能吸引个别还看得过眼的文艺女青年的注意而已。那时的798还远没有今天的规模,零零落落的小画室点缀在废弃工厂荒草丛生的林荫小道之间,有几分破败也有几分崭新。每到饭点,总有骑着单车抑或徒步而走的特立独行的男女青年们匆忙走过,脸上写满希望或是失望,但步伐却还总算坚定而轻快,衣着也都鲜艳而整洁。每当看到他们老朽总是会想起多年前那个叫做树村的地方,那些行走在胡同大院里总是昼伏夜出叼着烟卷背着吉他的长发青年们,虽然这两者有着醒目特征上的不同。那时的798似乎更像是一个校园,它用独有的艺术触觉包容着所有对艺术怀有执着梦想的流浪小孩,并把他们引导到公众目光聚集的舞台中央。
人年纪的慢慢长大所伴随的,显然是心境的逐渐变迁。随着为一日三餐鸡毛蒜皮的生活而逐渐奔波忙碌,一连多年老朽都再没心情和时间去所谓艺术殿堂徜徉,直到近日因为工作原因而再次踏足798。只是此时的798与当年环境未变却似乎已经大相径庭,门口的栏杆的保安让这个本就校园化的地方看上去更加学院化。画廊规模和数量比当年不知翻了几倍,各种艺术广场、美术工作室比邻接踵。路边的人似乎多了许多,只是当年那些徘徊于高墙大院之内的稚嫩面孔早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拿着各类相机摄影留念的参观者,他们的年纪更轻,神态也更加活泼,欢声笑语中再不见往日的安详宁静,好像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旅游项目而并非创作园地。
诚然,对于国人而言,似乎每一个曾经梦想占据的领域最终的走向都只能是被经济颠覆,当眼前只有唱片经济往来穿梭的身影却再不闻五道口小酒吧里那些用撕裂灵魂呐喊的声音时,树村就作为一个时代特有的符号而被永久凝固。同样的,当艺术工场高朋满座宾客如云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的艺术修养已经超英赶美,它所能说明的只有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兴起。或许随着798空幽小径里的残破秋叶一同落下的,还有那些早已经遗落在年少青春的梦想~~
艺术广场旁的雕塑
这样伫立在街角的雕像随处可见
浓烟、厂房昭示着这里仍然属于工业时代
左手是生活右手是艺术,极负讽刺意味的一幕
画廊、艺术馆云集
到处都是不知名艺术青年们的涂鸦
一个在路上的追求者
前一篇:素描 西单南路口 傍晚
后一篇:新潮电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