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派诗廊吟古诗

(2017-10-11 04:13:16)
标签:

九派诗廊

浔阳

唐诗宋词

石刻

诗词

分类: 游记
http://s14/mw690/001iAoP1zy7eQVQFZPD4d&690

        九派诗廊 座落在中国江西九江市八里湖畔环湖西路,呈带状公园,长约2800米,总用地面积约40公顷。项目总投资约15000万元。这是一项展现九江2200多年悠久灿烂诗词的文化项目。该项目将成为八里湖建设“山水名城”的一张名片。
      “九派诗廊”共收录记载九江人文风貌的诗词名作300余篇,展示千百年来200余位鸿儒大家在九江留下的印迹,对九江的文化情怀,这些大家包括陶渊明、李白、苏轼、徐志摩等;是集艺术性、地域性、唯一性为一体的具有浓郁九江文化气息的旅游景观项目。


九派诗廊吟古诗
陈泽富
转自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九江日报》数字报

   秋波荡漾,水天一色,绿树掩映,婀娜多姿,走近八里湖的游客,无不感叹八里湖的美丽。然而,在八里湖的西北角,还有一处更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那就是新近建成的九派诗廊。诗廊长约2800米,占地约40公顷,这是八里湖新区投资1.5亿元建设的一个展现九江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项目,也是八里湖新区建设山水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 
  顾名思义,诗廊必有诗。九派诗廊那一块块巨大的冰川石、大理石碑上,镌刻着一首首古诗。而这些诗不是一般的古诗,而是历代诗人描写九江的名诗。也许是久居幽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不少九江人身处九江,却不知九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知九江在历代文人骚客的心目中有多么美!有学者统计,自从司马迁把庐山载入《史记》后,共有1500多名诗人相继来到九江或登上庐山,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等,用现在的说话,都是“大腕”。留下4000多首诗词歌赋,而且不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词篇。可能有人觉得,杭州西湖美景甲天下,古诗词中描写杭州最多。看了九派诗廊便知,九江风景更美,堪与杭州比肩。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中就五次来九江,写了20多首描写九江、庐山的诗,其中《望庐山瀑布》载入小学课本。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也写了几十首关于九江和庐山的诗,众口传唱的《琵琶行》和《大林寺桃花》载入中学课本。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石钟山记》也是中小学时读到的,至今不忘。 
  漫步九派诗廊,一个个鼎鼎大名的诗人映入眼帘,例如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孟浩然,也留下了“大江分九派,淼淼成水乡。舟子成利涉,往来至浔阳”的诗句。写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留下了“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庐山我心也”的诗句。宋代大诗人、大文学家欧阳修长诗赞叹“庐山高哉几千仞兮”。祖籍修水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写了多首赞美九江的诗。“月明如昼九江水,天静无云五老峰”是其中两句。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写诗不多,却有一首《庐山诗》传之后世,“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这两句写得很有气势。唐代诗人权德舆知名度并不高,但他的“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写得非常精彩,九江人妇孺皆知,因为他把九江的美作了最高度的概括。知名度高的诗人还有秦观、陆游、岳飞、杨万里、朱熹、辛弃疾、文天祥等诗坛巨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九江庐山的秀美。 
  初秋的一天,我们几个舞文弄墨的文友,沿着诗廊一边读诗一边赏景,走得累了,就在石凳上小坐片刻,俯瞰八里湖,远眺庐山,很是惬意。扭头一看,陶渊明的“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诗句映入眼帘。心想,如果此时有一叶小舟,几人结伴泛舟八里湖,不知能否体味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诗意。或者俯下身躯抚摸一下路边那一朵朵白色的黄色的野菊花,能否感受到陶公“采菊东篱下”的意境。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诗碑前,大家都为这首流传千古的好诗而赞叹,同行的刘君不看诗文,边吟边唱,全文88句,竟一字不漏。是啊!真正的好诗是应该熟记于心的。 
  九派诗廊把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为市民和游客学诗、读诗、吟诗、写诗提供了一个平台,营造了一个良好诗歌阅读氛围。不仅爱好古诗词的中老年人可以常来这里品茗赏景、吟诗写诗,爱好文学的青少年也可常来诗廊举办诗会或诗歌沙龙。有位青年诗人说得好,在一个浮躁喧嚣的社会,在一个快速奔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读诗写诗。九江作为诗的故乡,读诗吟诗,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http://s16/mw690/001iAoP1zy7eQVWLr5lbf&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eUOMv6Du70&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eQW5PT3Q42&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eQVE9j4F85&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eQW9BBAg84&690

http://s11/mw690/001iAoP1zy7eQWamKlc8a&690

http://s10/mw690/001iAoP1zy7eQWb7Vj3b9&690

http://s11/mw690/001iAoP1zy7eQWce5IKfa&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eQWcVTm5ed&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eQWdHKTu60&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eUI65TYv3b&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eUI6NIug5c&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eUI7pcnef8&690

http://s16/mw690/001iAoP1zy7eUI82YzR8f&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eUI8LCVq08&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eUI9rK6i76&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eUIa9tJ133&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eUIb4iYZ1d&690

http://s11/mw690/001iAoP1zy7eUIeLOnE6a&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eUIfzJUwbc&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eUIgzMhu64&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7eUIhn49o2e&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eUIti70C02&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eUQceSvc36&690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归宗.灿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