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朗诵资料】《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2015-03-27 17:24:19)
标签:

春江花月夜

唐诗

虹云

朗诵

刘纪宏

分类: 朗诵

http://s11/mw690/001iAoP1zy6R2E1WFtM1a&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y75IbIK12&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6R1NARK1S64&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6R2DWTm8u6e&69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W3AR5iec&690

 

注释

(1)yàn: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青枫浦上不shēng愁:在青枫浦上禁不住愁绪万千。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
(piān)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注释转自:

http://s7/mw690/001iAoP1zy79Q2l2C8K36&690

http://www.dushiwen.org/view_106562.html
 
  http://s2/mw690/001iAoP1zy79RaoXwWtd1&690

教你花十分钟轻松记忆《春江花月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18/14/24190_591724184.shtml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j6Clzyc0&690

 

  春江花月夜详细赏析

转自: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842021.html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喜欢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不受欢迎的宫体诗。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的遗憾。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澡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浮澡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们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

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映月忽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我们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http://s3/mw690/001iAoP1zy6R1NG5ANsa2&690

 

《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660年-720年,男,唐代扬州(今江苏)人)的名篇代表作。此诗288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同时,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反复咏叹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绮丽景色,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廖廓静谧的迷人境界。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为陈后主所作。”《乐府诗集》中收录的一些《春江花月夜》,多为五言四句,且内容平平。张若虚此篇虽说也没完全摆脱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全诗气象恢宏、意境深沉,与那些同名作品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其诗情与哲理自然融合的笔法、清丽新颖的语言风格,与初唐流行的浮艳诗风截然不同,以至于李白、杜甫等一些大诗人,都从中吸取过艺术营养。后人还将《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回环、往复、连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音韵调配这些艺术特色,总结为“《春江花月夜》之格”。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就借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葬花吟》、《桃花行》等诗,以表现林黛玉的才情。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一诗‘孤篇压全唐’,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千古传诵。被闻一多先生赞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http://s6/bmiddle/001iAoP1zy6R2E5uxYVa5&690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江苏扬州人。张若虚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唐诗发展进入空前辉煌时期的前奏。

  张若虚从小致力于诗文学习,以擅长诗歌而闻名于世,与当时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并有“吴中四士”之称。赴长安求官时,他曾以“文辞透逸”一度轰动过京城,不知为什么,张若虚的仕途却不佳,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仅做过一任兖州兵曹地方小吏。张若虚的作品,今仅存诗两首,其一便是上面这首脍炙人口、并使他名垂后世的《春江花月夜》。另一首为五言律诗《代答闺梦还》,两首均收入《全唐诗》。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vvplzC3c&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9yj6hqUr8b&690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
       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像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超出了单纯写景的局限,赋予传统题材以新意,融诗、情、哲于一体。全诗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在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美景时,引发对天际与自然、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
  《春江花月夜》虽然用的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但张若虚脱出窠臼,突破了乐府旧题只写春情闺怨的局限,将人世间春、江、花、月、夜五种最美好的景物集中融合到一起,再现了江南春夜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音韵美
  张若虚生活在大唐盛世,是一个健康、繁荣、向上的时代,时代赋予了人们蓬勃、浪漫的性格,作为才子的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体制上表现出自由创新的特色。全诗三十六句,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看成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各章节采用了逐章转韵法,每章节换韵,共换了九次。先是平声庚韵起首,依次是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平声开韵、平声文韵、平声麻韵、仄声遇韵。整首诗平仄交错、高低相间,达到了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的效果,形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如诗中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江潭落月复西斜,回旋运用平声韵,抒发了男女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达到了气韵悠长的效果。同时全诗句子采用民歌风调,加强了句子的节奏感与音乐美。如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民歌中常用的问答体手法。
  《春江花月夜》采用平仄交错韵法,读起来优美动听。这种艺术构思使得全诗弥漫着音乐情味:节奏鲜明、旋律悠扬、音韵回转,体现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并且章节间的韵律变化,使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交错变换,表现出诗人思绪万千又不断变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好像一首月光小夜曲。全诗随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变化而转韵,使韵律随着诗情而曲折回旋,带来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正因为这首诗的音乐美,让人觉得读这首诗是一种享受,也能激发读者慢慢品味的兴趣。
        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二、自然美
  这首诗首先再现了江南的自然美。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给我们描绘了清丽、意趣盎然的春江花月夜美景:春天的江水一片平阔,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海水连着明月,明月照着江水,赋予了明月和潮水鲜活的生命,充满着生机。江水与明月相互辉映,好像江连海、海生月,江天一色,构成了壮观的景色。“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一江春水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静静流淌,月光将清辉洒向花林,使江南春夜笼罩在月色下,显得如此的幽静和安谧。诗人由远及近,将诗中的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一一呈现,春,温柔和煦;江,悠远浩荡;花,清幽芳香;月,皎洁柔美;夜,宁静祥和。描绘出如诗如画的美景,一切都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中。
  此诗给我们展示了意境优美、色彩清新的画面。春、江、花、月、夜同生共出,一江的春水和大海相连,一轮皎洁的明月和潮水共生,而月光随着万里江波闪烁。一时间,月光下的江水、沙滩、枫树、原野、花林、扁舟、镜台、高楼、飞鸿、思妇等构成了美好的意境,漆黑的春夜闪烁着光明,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这些景象让我们看到了江水的动态美,天宇的静幽美,月儿的明媚美,以及由此三者产生的色彩美、变幻美。这种似梦似幻的春夜景色,使诗中的自然充满着无穷魅力,一幅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哲理美
  这首诗超出了单纯写景的局限,赋予传统题材以新意,融诗、情、哲于一体。全诗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在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美景时,引发对天际与自然、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
  全诗以月的升降、阴晴圆缺,以及月光下的景物等,引发对人生宇宙奥秘的思考,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想,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江月年年相似,人生代代相传,此月此光是何时第一次照耀人间,今朝的孤月又是为了照何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江月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代代相传也是永恒的。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悟到了有限与无限的平衡,他用诗化的语言、诗化的哲理,告诉我们应该珍惜青春年华与良辰美景,让我们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其实这首诗有着憧憬与悲伤,诗中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有对宇宙奥秘的疑问,有对思念的感伤,有着淡淡的惆怅。但这种感伤只是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江花月,流水悠悠,面对空旷的宇宙,感受到生命的有限。诗人在想象中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空,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关注与探索。这首诗虽然悲伤,但春日显出的种种复苏迹象,并没有带来真正沉重的显示内容,带给我们的仍然是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光,这是夹杂着感伤的欢愉。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四、意境美
  在古代传统文艺理论中,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达到的艺术境界。中国古代论诗尤其强调意境,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物境、情境、意境三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波光、夜空、白云、镜台、闺阁等一系列优美的景象,展开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画卷,在绘景的同时融入诗人对好景不常在、人生短暂的感怀,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把读者带入了静谧的境界。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凸显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全诗从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切入,把由此引发的各种意象组织在一起,以“月”作为全诗的主脉,不管是皎洁的明月,还是缠绵的明月、迷离的明月,都是作者高超艺术手法的体现。《春江花月夜》似乎不是在咏春、赏花、颂月、唱夜,而是在悲春、愁江、惜花、叹月、泣夜,这五种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落月里的余晖等,构成了不同的意象群,而这种优美的意境超出了具体的意象,也超出了具体的时空,无不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其中“春”“江”“花”“月”“夜”运用了“发生法”使其出现,又用“消归法”使其消失。月光是一条贯穿性的线索,有它将哲理性思索,将思妇,游子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情是升华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在开篇诗人用神来之笔给人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图画后,(全诗以月、水为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转入了对永恒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春江花月夜》取景考究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之杰作。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是扬州人,无可争议。然而,对《春江花月夜》诗的取景地点,至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是曲江,一种说法是大桥,一种说法是瓜洲。


曲江说
       在众多对《春江花月夜》的介绍中,认为是写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津一带。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的就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
       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曲江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奇观,当年潮涌上溯至广陵城南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如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现今学者一般认为,广陵潮完全消失在公元766到779年唐代大历年间。
     “张若虚生活的时代,广陵潮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依然能看到潮起潮涌的景象。”韦明铧说,比他略小的诗人李白在《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里,曾留下了‘便睹广陵潮’之句。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绅在《入扬州郭》序中也曾说到:“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以后潮信不通。李欣诗‘鸬鹚山头宿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此可以验。”
      “在月圆之夜,诗人站在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作了这首‘春江花月夜’。”韦明铧说,全诗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刻画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炉,充满幽美邈远、惝恍迷离、五彩炫目、气通苍穹的夜景。

瓜洲说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千古传诵,让天下人皆知瓜洲。诗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生动描述,赞咏了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和邈远的人生感悟。”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说,瓜洲自古素有“长江运河第一古镇”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古镇。历史上的瓜洲,既是商旅要津,又是兵家要冲,还是人文要地。李白曾过瓜洲古渡,作《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白居易诗《长相思》中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之句。
        据了解,瓜洲正在打造“春江花月夜”景区,以扬州诗人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巅峰之作《春江花月夜》为主题,完美展示瓜洲的古镇风貌和独特风情。在体现“春”之韵、“江”之景、“花”之美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月”文化、发展“夜”经济,扮靓古镇的“诗情画意、浪漫情怀”。
 
大桥说
     “‘春、花、月、夜’四景随处皆有,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景象,就发生在大桥镇的南部扬子江江畔。”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唐代扬州的海岸线在今泰州与江都接壤的中间部位,也就是今大桥镇的东部边缘。站在大桥镇的南部扬子江江畔,既可看江,又可望海,加上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就能觅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句。其次,晚唐诗人罗隐在开元寺写了《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一诗。他在诗中描写所见景观时有这样两句:“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罗隐与张若虚相距的年代只有百数十年,应该说张若虚所描写的“江”、“海”地理位置变化不大,证明了大桥镇一带是当时的长江入海口,只有在大桥镇的江畔才能取得描写《春》诗里“江”和“海”的美景。
       顾仁说,大桥镇的古地名与诗中的诗句也完全吻合。古时大桥名白沙,诗人在诗句中写道:“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就是说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水边平地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了。这正是古镇名称和当时实景被诗人炼成了诗句,而诗人的诗句复又印证了古镇名称和江畔的地貌。
 
 
 

 
 

 

                             《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http://s11/mw690/001iAoP1zy6R2EaSRT41a&690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朗诵名家虹云、刘纪宏对诵版)

   博主根据2014年4月20日《谷雨之夜  人间四月天 》九江古典诗词名家诵读晚会视频整理。

                男:春江潮水连海平,    

                女:春江潮水连海平,

                男:海上明月共潮生。    

                女:明月共潮生。
                男:滟(yàn)滟随波千万里,    

                女:千万里,

               男:何处春江无月明!
               女:江流宛转绕芳甸
(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
(tīng)上白沙看不见。

                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女: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男:人生代代无穷已,    

                女:江月年年只相似。
                男:不知江月待何人,    

                女:不知江月待何人,

                男:但见长江  

                女:但见长江   

                合:送流水。
                男: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pian]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女: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男: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女: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男:斜月沉沉藏海雾,  

                女:碣[jie]石潇湘无限路。
                男:不知乘月几人归,

                女:落月摇情满江树。

                男:不知乘月 

                女:不知乘月 

                男:几人归

                女:几人归

                男:落月摇情, 

                合:落月摇情满江树。

http://s2/mw690/001iAoP1zy79yWEFtaF01&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6R3u7mcb31d&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6R2ylFp9H85&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6R2ypNNfi40&690

 

http://s10/mw690/001iAoP1zy6R2yqbyZP89&690

《春江花月夜》朗诵:虹云、刘纪宏 

http://s2/mw690/001iAoP1zy6R2ExgQrn01&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6R2yq0iRu9c&690
《春江花月夜》舞蹈:刘璐

  http://s16/mw690/001iAoP1zy78AyywGOXdf&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WJGXY8bc&690

《春江花月夜》

朗诵:虹云、刘纪宏


http://s4/mw690/001iAoP1zy6R2ypUkArb3&690
2014年4月20日晚《谷雨之夜  人间四月天  九江古典诗词名家诵读晚会》演出人员和朗诵名家

(左起:晓闻、杨磊、凌珂、方舟、刘纪宏、童自荣、雅坤、方明、瞿弦和、虹云)


http://s6/mw690/001iAoP1zy6R1NGdJDD25&690

 

http://s8/bmiddle/001iAoP1zy6R1O8T8DJ07&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6R1NGknZYfe&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9yiQJOVL5d&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yj5UOTo62&690
http://s11/mw690/001iAoP1zy79yj666xA0a&690
http://s8/mw690/001iAoP1zy79yj5X4era7&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9yj60Dr52b&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j68NSub6&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j6b5Vma0&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75Lzj826&690

 

春江花月夜》赏析

转自: https://wenku.baidu.com/view/1b1ea2755901020206409c30.html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发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都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关键词:春  江  花  月  

      此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为线索展开。
      诗篇起笔使用景语勾勒出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抒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上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潜沉的鱼龙,都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协兼容,构成了完美的境界。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出现十二次,“花”出现两次,“月”字出现十五次,“夜”字出现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渲染春江浩阔,反复吟唱春月皎洁,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处于长江下游,因为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连平,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辉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月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何处春江无明月”,以设问的形式透漏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中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所绕花林,月色仿佛给予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察觉,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一。“江水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宇宙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谛。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诗情及思妇感情波涛澎湃到极点的升华,相思儿女决不是概念化的逻辑思维产物。诗中人生哲理的火花是由“孤月轮”中的一个“孤”字与思妇的心灵撞击所产生的。一个“孤”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明月的孤寂联想到思妇的孤单,体味出她胸中的思想期待之苦,并给下文作了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断肠之苦已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状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是全诗感情冲动的高潮所在,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此时相逢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写一轮明月同照两地,我们夫妇只能遥遥想望却不能互通音讯。我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啊。可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天地的月光边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这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虚实相间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惆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最后一段,天已将晓:“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四句是写离愁曲结束,新的一天的思恋情歌开始。“摇情”二字描摹出了思妇那摇人心旌的如梦似幻的真挚相思之情,使无形的感情真实可感
       总之,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几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紧扣这一离愁——境界浓郁的中心来谋篇布局,作到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的声韵美,对《春江话月夜》诗情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全诗36句,四句一转韵,韵脚平仄交错,音节和谐,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的形象画面。有些句子用了律句的平仄加上不少偶句、排比句、顶针句的运用,使诗歌错落有致,其中对春江明月,诗人能把诗歌声韵节奏的外在律与诗人感情的内在律有机融合,以声韵来透露思妇情绪变化的升级,显示出自然美景无人共赏青春虚度的凄楚,使思妇的离愁与自然和谐,表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由于诗人善于严格把握声韵,因此给人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愁废,缠绵而不消沉
    此外,《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句富于哲理,如“江畔行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理性感叹
    同时,《春江花月夜》的思想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和“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
    这首诗构思精巧,笔触清丽,情深意浓。春、江、花、月、夜是人间所向往的良辰美景,诗中围绕着这五个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概念,并紧扣“江”、“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又将笔触的主峰落在“月”之上,以月结束,首尾呼应。“月”在诗中又是情景相融之物,这样的月,只有在沉浸于离别相思之苦而通宵不眠的游子思妇眼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月,充满了对人间离愁别恨的同情,深深印上了离人的情思。诗中将山水花月、游子思妇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意,诗情画意于一炉,展现出静谧幽深、神奇而略带惆怅的艺术境界。读来抑扬顿挫,清音袅袅、韵味悠长

http://s1/mw690/001iAoP1zy79Rap7wc040&690

http://s10/mw690/001iAoP1zy79yYgxw2579&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YguwBM36&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9yYgDXe39b&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YgB1Pmcc&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j6yUQE90&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YgrpBk16&690

http://s8/mw690/001iAoP1zy79yYgLsKXd7&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yYgHdyqb2&690

http://s10/mw690/001iAoP1zy79yYgIWuJ79&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79yj6k7AW6e&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yj6rcJ543&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j6tMze60&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9yj6wqiQf8&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9yj6EeWh15&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WRDmRa10&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9yWTggPN7b&690

http://s16/mw690/001iAoP1zy79yWUiP712f&690

http://s8/mw690/001iAoP1zy79yWW5sKHf7&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yvueLNF53&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9yvuhEFe14&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yvukdZo72&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vuqxoc90&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yvutpS292&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9yvuvSZOd8&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9yvuyMze38&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9yX4aHjned&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vuGd8Y10&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vuJPhGac&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79yvuQ6Gqbe&690

http://s16/mw690/001iAoP1zy79yvuZuVN8f&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79yvv74BM0e&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9yvvcvyJ95&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9yXkgVZa14&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9yYVnyMt9d&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9BJp6OXSc8&690

http://s2/mw690/001iAoP1zy79BJpaPqp91&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BJpdGOn23&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9BJpgd5Xd5&690

http://s3/mw690/001iAoP1zy79BJpwWhcc2&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BJpt6bFb3&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9BJpCxyk54&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9BJpI66E04&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BJpMcwP53&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9BJpWQtTed&690

http://s9/mw690/001iAoP1zy79BJq0EMU38&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2EN00SIGG.gif
http://s10/mw690/001iAoP1zy79yYVv5q179&690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j63kgk2c&690

http://s8/mw690/001iAoP1zy79yYVAYzt77&690

http://s4/mw690/001iAoP1zy79CDeOxYDa3&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9yYVGBXTd5&690

http://s6/mw690/001iAoP1zy79yYVJGol35&690

http://s16/mw690/001iAoP1zy79yYVNbTV3f&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YVV4Ee16&690

http://s1/mw690/001iAoP1zy79yYW04EM10&690

http://s5/mw690/001iAoP1zy79yYW47Pu94&690

http://s12/mw690/001iAoP1zy79yYW82IHbb&690

http://s2/mw690/001iAoP1zy79yYWarJf31&690
http://s7/mw690/001iAoP1zy79yYWjapod6&690

http://s16/mw690/001iAoP1zy79yYWmtC71f&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9yYWsAuV4d&690
http://s8/mw690/001iAoP1zy79yZ5b7ufc7&690
http://s15/mw690/001iAoP1zy79Rapa2gSde&690
http://s10/mw690/001iAoP1zy79y6v09Fn59&690

 

《春江花月夜》

作者: 张若虚

(6种朗诵版本范读  制作:西克)

朗诵:  姚錫娟赵忠祥林如西克虹云任志宏

 

http://player.ku6.com/refer/zoO47ImuFrvg8rIaYD4mNw../v.swf

 

 

《春江花月夜》

http://baidu.ku6.com/watch/08540340675772051931.html?page=videoMultiNeed

 

朗诵:任志宏

http://v.ku6.com/show/zoO47ImuFrvg8rIaYD4mNw...html

 

朗诵:试剑

http://v.ku6.com/show/HDN5yavp1b1DAPkZRxS6Xw...html?st=1_2_7_undefined&nr=1

 

朗诵:h寒风

http://baidu.ku6.com/watch/3168586881685416441.html?page=videoMultiNeed

  

《春江花月夜》

(2016年中秋节晚会)

朗诵:张嘉译 等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c03282nok75&auto=0

 

 

 

《春江花月夜》

(MP3)

 

 

《春江花月夜》

 (吟诵版)

朗诵:张国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uGCGixqcmg/

 

 张国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朗诵学会理事。出版的专著有:
  1、《儿童古诗词歌曲创作与教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2、古诗词歌曲作品专辑(CD):
(1)《静夜思——儿童唱唐诗》(厦门音像出版社)
(2)《歌声里的古诗词》(中国唱片广州公司)
(3)《张国文古诗词歌曲选一、二》(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春江花月夜》

朗诵:薛飞  古筝:袁莉袁莎    制作:西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WrY-dTObqk/?spm=a2h0k.8191414.FWrY-dTObqk.A

 

《春江花月夜》

 朗诵:任志宏   制作:西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WZ8wTlrK8U/?spm=a2h0k.8191414.1WZ8wTlrK8U.A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mnLqHyzXw/?spm=a2h0k.8191414.-4mnLqHyzXw.A

 

《春江花月夜》

朗诵:赵忠祥    制作:西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h1h9hrRyCI/?spm=a2h0k.8191414.oh1h9hrRyCI.A 

 

 

《春江花月夜》

朗诵:凯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xMTY2MjI0.html

 

 

《春江花月夜》

朗诵: 韩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5MjA4MjQ0.html?spm=a2h0j.8191423.module_basic_relation.5~5!2~5~5!3~5~5~A#paction

 

 

《春江花月夜》

朗诵:锦州电视台晓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1MDI3NTgyNA==.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paction

 

 

《春江花月夜》

(LED背景版)

 朗诵:任志宏

 

 

《春江花月夜》

(LED背景版)

 朗诵:桂涛

 朗诵: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xMDU3MzA5M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paction

 

 

《春江花月夜》

(LED背景版)

 朗诵:

http://www.56.com/u21/v_MzY0NDEzMzg.html

 

 

《春江花月夜》

(LED背景版)

 名家诵读视频

http://www.iqiyi.com/w_19rsxo9gyt.html

 

 

《春江花月夜》

蝴蝶为你朗读  第109期

https://v.qq.com/x/page/a0142stftdn.html


春江花月夜》朗诵技巧

      主要是要营造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另外要处理好感情的起伏。四句一节,境随情生。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背景音乐:可选用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二《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萧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近代当《夕》由琵琶改成民乐合奏后。而恰好与张若虚的诗的意境吻合,故易名为《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传。

诗歌的朗诵技巧:

       1.春江花月夜是一个非常非常静的境界。建议不要任何动作,站在那里就很好,也可稍作小幅度的走动。用声音打动听众,千万不要让动作干扰了那种安静、纯净的境界。

       2.要自信,重情感。要自然,不能做作。要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没有领会作者的情感,就很容易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

       3.声音也不要太大,但要清亮一些。

       4.节奏要压住、不能抢、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5.选用适当的背景音乐,一定要以一首古琴版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

感情可跟随古琴曲调整(记住!是古琴版,比较典雅)。

       6.朗诵方法举例:

     “何人”(重)“何年” (轻)应为重音,要读出诗人的苦苦追问与思索。这两问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思遐想和某种探索。
 “无穷已”(重)“只相似” (轻)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而“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然而江月虽然年年存在,但没有新生,和人生相比,似乎缺少了生命的律动。此句富有哲理美,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待”(重读)“送流水”(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如这滔滔江水。明月依旧,大江东去,物是人非,感叹岁月的无情,人生的短促。一个“待”字,使这明月也似乎有情,让人又有一种绵绵的期待。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又是积极向上的。
       掌握好停顿就好,
动作可随意,在高昂出要举起右手自然点,读的时候注意好诗文的感情。尽量慢读。给人遐想的空间就好。

http://s12/mw690/001iAoP1zy7f4GbZmXNdb&690

《春江花月夜》朗诵发音间隔

转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763265.html

 春江   潮水  连  海平,海上  明月  共  潮生。

滟滟  随波  千万里, 何处   春江  无   月明?

    江流   宛转  绕  芳甸,月照  花林   皆似   霰。 

 空里   流霜  不觉  飞,汀上   白沙  看  不见。

 江天   一色  无   纤尘,皎皎  空中  孤  月轮。

 江畔   何人  初见  月? 江月  何年  初照  人?

人生  代代  无穷  已, 江月  年年  只  相似。

 不知   江月  待  何人, 但见  长江  送  流水。

 白云   一片  去  悠悠, 青枫  浦上  不胜  愁。

谁家  今夜  扁舟子?  何处   相思   明月楼?

可怜   楼上  月  徘徊, 应照  离人  妆镜台。

 玉户  帘中  卷  不去, 捣衣  砧上  拂  还来。

 此时  相望  不  相闻, 愿逐  月华  流  照君。

  鸿雁  长飞  光  不度, 鱼龙   潜跃  水  成文。

  昨夜  闲潭  梦  落花, 可怜   春半  不  还家。

 江水  流春  去  欲尽, 江潭  落月  复  西斜。

 斜月  沉沉  藏  海雾, 碣石  潇湘  无  限路。

不知  乘月  几人  归? 落花   摇情  满江树。


http://s13/mw690/001iAoP1zy79yYWpTjuec&690

春江花月夜节目串词

串词1《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同时,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请欣赏由XXX选送的节目:《春江花月夜》。

串词2春天的露珠波光粼粼,让我们尽情的沉醉在大海的深邃之美,那一轮弓月,洒落在地上那安定的月光,倾听寂寞的私语,沦陷在夜晚的深渊,残月掩映着大江两岸的树木,深深激荡人的心情。下面,让我们欣赏《春江花月夜》。

http://s10/mw690/001iAoP1zy79yYWebTr49&690

                  西克老师讲《春江花月夜》朗诵技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eBR7EFtW5M/




http://s16/mw690/001iAoP1zy7eAY09Z831f&690
http://s14/mw690/001iAoP1zy7f4GsKvZX0d&690


介绍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

(音频)

 龚德芳撰稿 

方明朗诵、林如播讲

《喜马拉雅FM》网页链接:首页>
人文^
>文学\诗歌 阅读和赏析(二)>介绍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 龚德芳撰稿 方明朗诵 林如播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360466/95171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