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进度201902
(2019-02-20 16:00:17)分类: 教学工作 |
初四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材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每章篇首都附有导语和照片,导语文字优美,具有可读性,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教学内容:
1、学习新课:
要学习的新课包括九年级下册物理的《第十九章 热和能》、《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为单元复习。包括八上、八下、九下后两章的所有章节。其余章节已于上学期进行了单元复习,本学期不再进行专门复习。
第二轮复习为专项复习。包括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坐标曲线题等专项内容的复习。
第三轮复习为模拟复习。精选《山东省2018年十七地市中考物理试题》和《全国各省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多份真题进行模拟复习。
三、教学目标:
1、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课程设计上既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复习中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这一轮习题我们会做到精心筛选,做到精讲多练,提高复习的效率。
2、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1)“题型”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根据考试的题型,进行专题性复习。重点加强每种题型解题方法的练习,提高复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考试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要加强解题习惯和答题规范训练,培养善于抓住得分点的备考意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关注解题的规范性训练。总复习的后期,同学们要注意训练规范答题,做到基础题每分必争。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有时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轻视解题“过程”用语,导致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比如书写公式、代入数据、解出结果、统一单位要步步落实,不能只写公式或不代入必要的数据,直接写出答案。
避免解题中“五种错误”。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要注意题目中的细节,找出关键词,明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问题。答题时书面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题目经常会变化),减少粗心大意造成的低级错误。
开展解题限时训练。复习后期,要适当的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恰当处理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保证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3、针对考点,综合训练。
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这一轮采用成套的综合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严格考试和分类讲评.此轮复习要从目标的确定,审题,答题,自我检查和草稿纸的分配都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严肃科学的应考态度。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使学生进入考场时有一种熟悉感,适应感。
心情波动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大敌,它会让同学们注意力分散到关注所担心的事情上,而不能集中精力在“审题”与“书写”上,造成发挥失常。平时每次开始学习时,训练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进行深呼吸、每天照镜子记住自己微笑的脸庞、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成功”,掌握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按摸手上的虎口穴)。从现在到中考前,每位同学都必须熟练掌握1~2种情绪调节的方法,这样才能在非智力因素上超越别人,考试中超常发挥。
四、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注重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4、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5、加强练习,规范训练。能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进度表:
(另纸打印)
初四物理2018—2019下教学工作进度表
周次 |
时间 |
内容 |
备注 |
1 |
02.20—0.24 |
19.1《物质的分子构成》 19.2《分子热运动》 |
周三开学 |
2 |
02.25—03.03 |
19.3《内能及其改变》 19.4《比热容》 |
|
3 |
03.04—03.10 |
19.5《热机》 19.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九章复习检测 |
|
4 |
03.11—03.17 |
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课及复习检测 |
|
5 |
03.18—03.24 |
第一轮:《声现象》、《光现象》 |
|
6 |
03.25—03.31 |
第一轮:《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 |
|
7 |
04.01—04.07 |
第一轮:《机械运动》、《力 运动和力》 |
清明节 |
8 |
04.08—04.14 |
第一轮:《压强》、《浮力》 |
|
9 |
04.15—04.21 |
第一轮:《浮力》《功和机械能》 |
|
10 |
04.22—04.28 |
第一轮:《简单机械》 |
期中考试 |
11 |
04.29—05.05 |
第二轮:《作图题》、《坐标曲线题》 |
劳动节 |
12 |
05.06—05.12 |
第二轮:《实验题》 |
|
13 |
05.13—05.19 |
第二轮:《计算题》 |
|
14 |
05.20—05.26 |
第三轮:山东省2018年十七地市中考题真题 |
|
15 |
05.27—06.02 |
第三轮:山东省2018年十七地市中考题真题 |
|
16 |
06.03—06.09 |
第三轮:山东省2018年十七地市中考题真题 |
端午节 |
17 |
06.10—06.16 |
第四轮:应试技巧、应试心理 |
中考 |
18 |
06.17—06.23 |
|
|
19 |
06.24—06.30 |
|
暑考 |
20 |
07.01—07.07 |
|
放假 |
21 |
|
|
|
22 |
|
|
|
23 |
|
|
|
初四地方课程下学期教学计划
为了促进我校九年级地方课程规范、有序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九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初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或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课程体系。
地方课程的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安全教育:掌握社会安全、校园安全、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和必要的安全知识生存技能,学会同学之间相处的基本技能,真正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读、诵、记、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措施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提倡与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一)实行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二)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三)加强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四、教学进度
按照教研室的安排,初四地方课程每周2个课时,由于学习安排两位老师上课,我上每周2个课时中的第2个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