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求职命运 |
分类: 『水怡信箱』高产中 |
蓝水怡语:一位在校大学生来信说,他正在完成一项作业,关于高考的深度报道。他说他想到了我,想通过E-mail采访我,问我是否可以。对于如此用心的大学生,我岂能不答应。以下就是关于高考、求职与个人命运的具体回复。
大学生:首先,您去年作为考生的家长与您的孩子亲历了高考的全程,不知道您的孩子在高考的前后有什么变化?比如说高考前的心态与上大学后的心态,以及其它方面您的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蓝水怡:行为习惯仍继续保持着以往的惯性,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较高中,孩子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有围绕目标实现制定计划的意识,并能够为目标实现做出积极的努力,这是他最令我欣喜的进步。
大学生:还有您觉得参加高考对于您的孩子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吗?高考对于您孩子的未来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么?
蓝水怡:到我儿子,我家已经有四代大学生,可以说,上大学在我们家族的观念中已经是必然,而不是对命运的改变。高考,也只是一次人生经历,与其它的经历同样重要,都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大学生:我们国家恢复高考三十年,您觉得国人特别是学生家长对于高考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是越来越看重高考还是觉得现代社会人的成才不只有高考一条途径呢?
蓝水怡:我以为国人对高考的心态,不仅三十年来没有变,甚至可以上溯到古代科举时代。也可以说,现今人们对高考的心态,是从古至今的传承。当然,也不乏通过其它途径成为人才的成功范例,但毕竟是少数。高考,仍是许多人成为人才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其次我想问一问今天的高考与您年轻时代的高考有着怎样的差别呢?
蓝水怡:竞争更激烈,心理承受的份量更重。刚恢复高考的头几年,虽然录取率并不高,77年是2%,79年是4%,但大家的心理压力并不大,因为高考前的十几年学习,并没有想着是为高考准备,就是为学习而学习。高考如果考得不好,没有愧对十几年努力的心理压力。现在的孩子不同,好象十二年备战,就是为了最后那一哆嗦,如果没有考好,总有十二年努力白费的感觉。所以,我才说,现在心理承受的东西更多。
大学生:最后我想问一下一个孩子成功的通过高考上了大学后,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应该有怎样的变化呢?
蓝水怡:方向的把握不能变,交流的方式上应该要变化。父母与孩子应该用平等和协商的方式进行交流。父母只有建议权,决定权应该交给孩子。
大学生:您觉得现代中国考上理想的大学与找到理想的工作哪个更难呢?
蓝水怡:对于这个问题,我以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于我及我之类的人,对于高考,对于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毕竟自己还是有相当的掌控权,只要足够努力,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志愿填报的合理,这一目标就能实现。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决定于自身的努力,还决定于许多外在的因素,甚至还有一些瘾性的不可言说的因素,这些因素我们无法掌控也无法改变。当然,如果随着经历随着磨难,理想的标准也逐步降低的话,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就不难了,呵。对于另一些人,他们虽然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但因为许多因素,他们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于这些人,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要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