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聊吧——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预习”(龚成通教授)

(2006-08-10 09:49:54)
分类: 『一起聊吧』等精品

水怡语:

刚在 [一起聊吧] 贴上了“一孔之见”的精彩论述,又见龚成通教授给大一新生们的精彩建议,一起贴上来。祝愿 [一起聊吧] 天天能收到朋友们的好论述好建议,让我受益,让来这里所有的朋友多多受益。

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预习”

龚成通教授


我的观点是:做好预习是学好功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至少“高等数学”课程是这样。预习能充分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为提高自学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感受是:“上课听得懂,作业做不来”。说到底,还是上课没真懂,而其因素之一是没有认真预习。

对于预习,大家都觉得特别累。既费时时间,又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大家对预习的效果期望太高,把预习当作了自学。实际上预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概念。

首先预习内容不要太多,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表,只要把下一次的教学内容预习就行。太多了理解不了,也难于消化。

对于较浅显的内容,预习时可以看得细一点,思考得深一点。

通过预习能看懂并理解当然是最好,但是一般说来老师的理解会比你更深刻、更全面。你再在课堂里仔细听听老师的分析、老师的理解,他能帮你产生认识上的一个 “叠加”或“倍增”甚至是“飞跃”。

过于艰深的内容可以看得粗一点,思考得浅一点。即便如此,也要硬着头皮把一个完整的内容看完。

预习本来就没有要求你能全部都能搞懂,“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应该是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似懂”之处,课堂上老师会帮你把模糊的影子变成清晰形象,会使你的认识得到“纠正”、“补充”,变“似懂”为“真懂”;而对于“非懂”之处,在课堂上你一定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

预习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不容置疑的,预习后的听课收获与感悟和未经预习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高等数学的教学进度是非常快的,每节课上要学的内容多非常多。如果没有经过预习,要想跟上进度不是很容易的。

我曾经在我的考研辅导班上作了一个关于“预习”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半学生根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坚持经常预习的不足三分之一。因为考研辅导班上的学生读书都是比较认真的,情况尚且如此,一般学生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

调查结果还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不预习也能学好高等数学。
不可否认确实有人不经过预习也能学好高等数学,但是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把学得更好作为我们的目标呢,你说呢?

其实从近期看,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从远期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提高将来自我获取新知识(自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