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包袱,将PK进行到底!
蓝水怡
月考前,班主任告诉孩子有资格被推荐自主招生。孩子非常高兴,满心以为能被推荐清华、北大自主招生,为登上理想的平台奠一块砖。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估计可能性不大,因为孩子只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竟赛中获三等奖。但是为了不影响孩子月考中的情绪,也是考虑火烫的心上不能立刻浇一盘凉水,得待他自然冷却,否则易激出毛病,我什么也没说,只嘱咐他好好考试,先什么也不要想。
果然,月考结束后的连续几天,随着能否被推荐自主招生哪所高校,孩子的情绪时高时低,忽悠地精神有些疲惫。
先是班主任组织班里获奖的几位同学一起报名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后被学校通知只考虑一等奖或双奖获得者,他们根本排不上队。孩子们的心又被忽悠了一次!
后来,孩子又接到通知,被推荐复旦和交大,要求他在两校中做出选择。孩子选择了复旦,第二天中午就到教务处履行报名手续。正当报名之际,教务处的老师又告诉孩子,如果被复旦选中,高考后就必须选择复旦,并问孩子甘不甘心这样的选择。孩子立刻陷入两难之境。他告诉老师要回家考虑考虑。
上面的经过,是孩子回家与我商量时告诉我的。我问孩子,你到底甘不甘心呢?孩子说不甘心!我笑了。
为了尽快恢复孩子的常态,在假定发挥正常的前提下,在参考各高校在我市每年录取分数的基础上(这些数据是在新浪高考频道查到的),我帮他做了一次客观的分析。参加高考的六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门成绩一直稳定且较高,而语文和生物始终过于偏低。凭目前的实力,如果发挥正常,应该能够选择复旦交大一类的学校。经过努力若能较大提高生物成绩(考虑提高生物成绩比语文难度小),就有可能选择北大。如果生物、语文都能大幅度提高,就有机会选择清华。唉!唉!唉!学校本无高低,是录取分数令我不得不厚此薄彼!
分析后,我问孩子,有没有决心凭自己的实力考取理想的学校?有没有决心静下心埸埸实实地一分一分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孩子沉呤片刻,答有!为了进一步缓解孩子心里的压力,我又搬出了我一惯的“唯”与“不唯”理论。人的成功前提,唯名校不唯名校,任何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不乏成功者。人的成功基础,唯学历不唯学历,高学历并不等于真才识学。
“迷魂汤”灌足后,我又一次问孩子,有没有决心凭自己的实力参加高考?孩子竟一反平时平和的常态,握了握右拳,声不大却坚定有力:“将PK进行到底!”随后,娘俩同时举起双手,对掌三击,这可是我们娘俩经常使用的相互鼓励招数,这次我的手竟被拍的生痛红成一片,我说:“破儿子,干嘛使这么大劲,怎能如此迫害老妈!”,娘俩终同时爆出一阵笑声。
几分钟前曾停笔,孩子要我写一封信,学校要求知道家长的态度。我在信中写道:“经过孩子再三考虑,不再考虑自主招生,准备埸埸实实努力提高成绩,凭自己的实力考入理想的大学。”孩子带着这封信去了学校,孩子带着一份自信去了学校。我愿孩子永远带着三分自信,七分努力,走在人生的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