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
2005-7-27 星期三 天气:雨 心情:儿在高三 3
《用心才能学好语文》
好不容易能在家笃笃定定的休息休息,老天又滴滴嗒嗒下起了小雨。想上街逛逛的念头也只能打消了。打着伞到小区旁的市场剁来块排骨,趁下雨天凉快,给儿子炖着吃。卖肉的告诉我是猪上脑,炖着好吃。自己不会挑,从来是让店家帮我挑。人与人要互相信任嘛,人家在这方面毕竟是专家啊——!
吃过早点,炖上肉,蒸上饭,便开始胡抹这篇日记。早点也是在市场买来的,豆桨,油条,两年多没吃过这两样东西了,早点每天都是牛奶、面包,或加鸡蛋或加黄油或加香肠,不是因为爱吃,是因为省事,营养也好。本想打碗豆腐脑,儿子点的,可惜没找到哪卖,只好买来豆桨充数。
早起懒在床上胡寻思时,就想写写关于儿子学语文的事,对儿子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于我是一直替他发愁的一门功课。
说儿子语文不行,不是指糟得不行,是指一直以来语文是儿子考得最差的一门。中考时,其它五门加一起扣了10分,语文一门就扣了18分。当然对于满分120分,拿到102分,也算过得去眼。小升初,语文虽拿了满分,可我清楚那个满份有他老妈的功劳啊!考前的几篇作文,全是我帮他准备的,当然初稿是他自己写的,后来的修改可全靠他老妈我。每一次修改的过程和结果,都坚持和他念叨,美其名曰商量。我是写不来小学生作文的,就从网上搜了一堆学生作文,打印出厚厚的三本学习,改得差不多时,找了一位很有经验的毕业班老师给把的关。我实话实说,告诉她是网上学习后写的,她竟颇为赞许:“你这办法太绝了,一般家长学不来的。”那时没有多少人能上网。除升学考试之外的所有大考小考,儿子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最差的,总在全班平均分以下。其它的功课,有些总能名列前茅,其它的都能在平均分以上。这种情况直到高二下学期略有好转,语文成绩终于能保持在平均分或以上。
儿子放了暑假,虽说这个假期较以前的暑期要紧张些,毕竟比上学时轻松许多。娘俩每天总能有点时间唠唠磕儿。我问孩子语文成绩如何提高的,孩子说多用了点心呗。孩子说的轻松,可我知道这“用心”二字来之不易。
儿子从小对许多事是善于用心的。比如音乐,比如相声,他听得都很用心。很小的时候,就能模仿很多人的声音唱歌。学琴弹两遍就不用看谱,能把谱子背下来弹。听过的相声,也能背出许多精彩的段子。我以为这不是聪明,这是他听的用心,抓住了其中的特点。所以我一直断言,儿子的语文课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兴趣,如果他能有足够的兴趣,稍微用心,成绩就能提高。
对于提高他的兴趣,确实从没有下过功夫,因凡事我喜欢顺其自然。可是随着高考越来越临近,我也着了急。今年寒假期间,我干脆采取天天刺激法,每天把我写的或别人写的文章,让儿子读,然后娘俩一起讨论优劣。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儿子的鉴赏力比我这个老妈竟强了许多,我就经常表扬,儿子也感觉很是得意,我想这种得意也能变做动力吧,至少能引起他对语文的一些兴趣!果然,在以后儿子与我的交谈中,对他所看过的文章的品评话题多了,儿子在这样轻松的交谈中,逐步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加强了阅读理解能力,开始关注文章架构、开篇立意、修辞运用等诸如此类。这种关注就是用心,用心于文章的品读,品出了味,读出了道,再下笔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果然,儿子进入高二下学期,作文成绩提高了3分,千万不能小看这3分,对于满分40分的作文,提高3分就是一个档次,儿对我说,进入高三后,他还要努力再提高一个档次,我希望他能成功,虽然我知道这很难,还需下更大的功夫,吃更多的苦。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阅读理解遇到的困难,儿子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对文言文的理解,似乎一直摸不到门。前些日子在家长会上,我还专门请教班主任老师,有什么办法提高。当场老师干脆利落地告诉我:“好好做我出的文言文练习册就行!”我当做了至尊法宝转告给儿子。儿子很是听话,认真的每天都做上面的练习。竟然有成效。我好奇地问儿子:“老师出的题真有这么神?一做就能提高?”儿子告诉我:“不是题神,是我做得比以前认真。以前每次读得太匆忙,不细致,一句没读明白,就又读下一句。这次我读得认真,我是把每一句话读明白后再往下读。尽量不要返回头再读,那样太浪费时间,也不是好习惯。”当时听了儿子的这番话,我就发了感慨:“用心二字不得了,事事做好,都应得这个用心啊!”
用心能提高成绩,用心能长本事,用心就能长学问。学会用心就能终身受益。人们常说功夫在课外,这课里修来的功夫也能用于课外啊——!
~~~
断断续续写了一天,刚才让儿子读了,问他写得真实吧,他说那还用说:))
《用心才能学好语文》
好不容易能在家笃笃定定的休息休息,老天又滴滴嗒嗒下起了小雨。想上街逛逛的念头也只能打消了。打着伞到小区旁的市场剁来块排骨,趁下雨天凉快,给儿子炖着吃。卖肉的告诉我是猪上脑,炖着好吃。自己不会挑,从来是让店家帮我挑。人与人要互相信任嘛,人家在这方面毕竟是专家啊——!
吃过早点,炖上肉,蒸上饭,便开始胡抹这篇日记。早点也是在市场买来的,豆桨,油条,两年多没吃过这两样东西了,早点每天都是牛奶、面包,或加鸡蛋或加黄油或加香肠,不是因为爱吃,是因为省事,营养也好。本想打碗豆腐脑,儿子点的,可惜没找到哪卖,只好买来豆桨充数。
早起懒在床上胡寻思时,就想写写关于儿子学语文的事,对儿子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于我是一直替他发愁的一门功课。
说儿子语文不行,不是指糟得不行,是指一直以来语文是儿子考得最差的一门。中考时,其它五门加一起扣了10分,语文一门就扣了18分。当然对于满分120分,拿到102分,也算过得去眼。小升初,语文虽拿了满分,可我清楚那个满份有他老妈的功劳啊!考前的几篇作文,全是我帮他准备的,当然初稿是他自己写的,后来的修改可全靠他老妈我。每一次修改的过程和结果,都坚持和他念叨,美其名曰商量。我是写不来小学生作文的,就从网上搜了一堆学生作文,打印出厚厚的三本学习,改得差不多时,找了一位很有经验的毕业班老师给把的关。我实话实说,告诉她是网上学习后写的,她竟颇为赞许:“你这办法太绝了,一般家长学不来的。”那时没有多少人能上网。除升学考试之外的所有大考小考,儿子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最差的,总在全班平均分以下。其它的功课,有些总能名列前茅,其它的都能在平均分以上。这种情况直到高二下学期略有好转,语文成绩终于能保持在平均分或以上。
儿子放了暑假,虽说这个假期较以前的暑期要紧张些,毕竟比上学时轻松许多。娘俩每天总能有点时间唠唠磕儿。我问孩子语文成绩如何提高的,孩子说多用了点心呗。孩子说的轻松,可我知道这“用心”二字来之不易。
儿子从小对许多事是善于用心的。比如音乐,比如相声,他听得都很用心。很小的时候,就能模仿很多人的声音唱歌。学琴弹两遍就不用看谱,能把谱子背下来弹。听过的相声,也能背出许多精彩的段子。我以为这不是聪明,这是他听的用心,抓住了其中的特点。所以我一直断言,儿子的语文课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兴趣,如果他能有足够的兴趣,稍微用心,成绩就能提高。
对于提高他的兴趣,确实从没有下过功夫,因凡事我喜欢顺其自然。可是随着高考越来越临近,我也着了急。今年寒假期间,我干脆采取天天刺激法,每天把我写的或别人写的文章,让儿子读,然后娘俩一起讨论优劣。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儿子的鉴赏力比我这个老妈竟强了许多,我就经常表扬,儿子也感觉很是得意,我想这种得意也能变做动力吧,至少能引起他对语文的一些兴趣!果然,在以后儿子与我的交谈中,对他所看过的文章的品评话题多了,儿子在这样轻松的交谈中,逐步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加强了阅读理解能力,开始关注文章架构、开篇立意、修辞运用等诸如此类。这种关注就是用心,用心于文章的品读,品出了味,读出了道,再下笔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果然,儿子进入高二下学期,作文成绩提高了3分,千万不能小看这3分,对于满分40分的作文,提高3分就是一个档次,儿对我说,进入高三后,他还要努力再提高一个档次,我希望他能成功,虽然我知道这很难,还需下更大的功夫,吃更多的苦。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阅读理解遇到的困难,儿子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对文言文的理解,似乎一直摸不到门。前些日子在家长会上,我还专门请教班主任老师,有什么办法提高。当场老师干脆利落地告诉我:“好好做我出的文言文练习册就行!”我当做了至尊法宝转告给儿子。儿子很是听话,认真的每天都做上面的练习。竟然有成效。我好奇地问儿子:“老师出的题真有这么神?一做就能提高?”儿子告诉我:“不是题神,是我做得比以前认真。以前每次读得太匆忙,不细致,一句没读明白,就又读下一句。这次我读得认真,我是把每一句话读明白后再往下读。尽量不要返回头再读,那样太浪费时间,也不是好习惯。”当时听了儿子的这番话,我就发了感慨:“用心二字不得了,事事做好,都应得这个用心啊!”
用心能提高成绩,用心能长本事,用心就能长学问。学会用心就能终身受益。人们常说功夫在课外,这课里修来的功夫也能用于课外啊——!
~~~
断断续续写了一天,刚才让儿子读了,问他写得真实吧,他说那还用说:))
后一篇:闲言碎笔——《儿子不上娘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