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详注下卷二萧(三)
(2018-08-10 12:53:21)
标签:
教育声律启蒙成长育儿 |
分类: 闲情偶记 |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班:指东汉大史学家班固。班固字孟坚,其父亲班彪撰《汉书》未成而去世,班固继承父志,历尽磨难,经二十余年写成《汉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续写完成)。
马:指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继其父司马谈之位为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其间因为替李陵辩护,被下狱,受宫刑,含羞忍垢,发奋著书,终于完成130篇的《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董:指西汉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董仲舒。董仲舒精通儒家经典,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最为正统的学派奠定了基础。
晃(音cháo):指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晃错。汉文帝、汉景帝时,晃错多次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深得国君信任。后因为主张削除诸侯力量、加强中央权力,触犯了各诸侯国的利益,吴楚等七国诸侯便以“诛晁错,清君侧”(诛灭晃错,以清除皇帝跟前的小人)为借口起兵造反,晃被诛。
电影:闪电的影子。
八千路:此处是用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全诗见卷上二冬注。
廿(音niàn)四桥:出自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廿,二十。
总角:代指年幼之时。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
垂髫(音tiáo):代指儿童或童年之时。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称垂髫。髫,儿童下垂的头发。
露桃匀嫩脸:形容粉饰的脸蛋像桃花一样娇嫩。露桃,桃树,桃花。
风柳舞纤腰:形容起舞的细腰像摇柳一样柔软。
贾谊赋成伤鵩(音fú)鸟: 出自题名为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五。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只鵩鸟停在他家房屋上。长沙的风俗,鵩鸟所停之家,主人死,故贾谊为了排遣忧伤而写了《鵩鸟赋》。贾谊,西汉人,学问渊博,有政治才干,汉文帝召为博士,升太中大夫。后得罪权贵,出任长沙王太傅,死时仅33岁,湖南长沙现还有贾太傅祠。伤鵩鸟,因鹏鸟而悲伤。鹏鸟,一种猫头鹰之类的鸟,一般指不吉利的鸟。
周公诗就托鸱鸮(音chīxiāo):出自《尚书·金滕》的典故。据《金滕》篇的说法,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临时代理执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权,并与商朝的遗民联合密谋造反。周公说:我如不暂时掌握政权,天下就会大乱,我无法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我宁可灭掉管、蔡,也不能让周朝的天下毁掉。于是发动东征,消灭了叛乱的管蔡集团,并作诗向周成王表白自己的忠心,据说《诗经》中的《幽风·鸱鸮》诗,即是周公为此而作。就,成功,此处指诗写好了。鸱鸮,亦作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
幽寺:幽静的寺院。
寻:寻访。
逸兴:清逸脱俗的兴致。
岂知:哪里知道。
俄尔:也作俄而,双音词,忽然、顷刻、一下子。
长亭:秦汉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为行人休息及送别践行之所,故后代以长亭代指送别之处。
黯然:双音词,很沮丧的样子。出自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201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