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详注上卷八齐(二)
(2018-07-23 13:15:21)
标签:
教育声律启蒙育儿 |
分类: 闲情偶记 |
雷对电,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雷:雷声。
电:闪电。
璧:一种扁平的、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
玄圭:一种扁平的、上尖下方的黑色玉器,根据等级分为不同的形制,多供帝王举行各种典礼时使用,是很重要的礼器。玄,黑中带红的颜色。
献瓜:据《贞观轶事之六》记载,有“刘全献瓜”的故事,唐太宗辞别阎罗王还阳之前,为了感谢阎罗王的送回还阳之情,特地的问阎逻王需要点什么阳间的土特产,阎王说了:听说你们长安城外有一个老头种的瓜很是特别,如果可能的话,我到是想尝尝鲜。送瓜的皇榜贴出去不久就有人揭了皇榜,自愿的前去阴曹地府,心甘情愿的去死,此人名唤刘全。另,《韵府群玉》有记载:“唐德宗时,有献瓜果欲授官者。”传说唐德宗时有个百姓献瓜给唐德宗,唐德宗很喜悦,就给这个百姓封了官职,该瓜又取名为文官果。但陆贽说:“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
投李:出自《诗经·国风·卫风》中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大雅·荡之什·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两者都能与“献瓜”构成对仗。从意义方面来看,后者更为工整。
禁鼓:古代禁止夜行,到禁行的时间便击鼓以表示宵禁的开始,这种鼓便称禁鼓。
征鼙(音pí):战鼓,出征时敲击的鼓。鼙,军队用的小鼓。
徐稚榻:出自《后汉书·徐稚传》的典故。徐稚字孺子,东汉人,品行高尚,多次谢绝朝廷的征聘,隐居自耕为生。太守陈蕃从不延接宾客,但对徐稚却极为敬重,特为他设置一坐具,徐稚一离开,陈蕃便将此坐具挂起来。榻,一种狭长而矮的家具,可供坐卧。此典故也是“下榻”一词的由来。
鲁班梯:出自《墨子·公输》。鲁班也叫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著名的工匠,他曾给楚王制造云梯以进攻宋国。
翥(音zhù):鸟向上高飞。
鸾(音luán)栖:鸾,凤凰之类的神鸟。栖,指鸟禽歇宿,后引申为停留、居住、寄托、隐居等意思。
有官清似水:出自《汉书·郑崇传》的典故。汉哀帝时,郑崇为尚书仆射,曾多次向哀帝进谏。哀帝“郜封祖母傅太后从弟”,郑崇劝阻,因而得罪傅太后和哀帝。哀帝责问郑崇说,你门前来求见你的人多得像市场上的人一样,你凭什么想要阻止我封赏外戚呢?郑崇回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的门口人多得像市场,我的心毫无偏私,像水一样洁静。)
无客醉如泥: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的典故。晋山涛的儿子山简(字季伦)镇守襄阳时,每次到岘山之南的高阳池,总是喝得大醉而还。襄阳百姓唱道“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唐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截发惟闻陶侃母:出自《晋书·列女传》的典故。陶侃(音kǎn),晋人,曾封长沙郡公,都督八州军事。贫贱时,有鄱阳孝廉范逵来拜访陶侃,寄宿于陶家。当时下大雪,陶侃的母亲湛氏抽出自己垫床的稻草,切碎来喂范适的马,偷偷地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居,换来酒食招待客人。范逵事后知道此事,说:“非此母不生此子。”(不是这样优秀的母亲不会生出这样优秀的儿子。)截发,剪断头发。有成语“截发留宾”。
佳人:指君子贤人或妻子称自己的丈夫,古时常指怀念中的女子、理想中的女子及有才情的女子。
楼头:楼上。
远客:远行的人。
梦惊:睡觉时突然醒来。
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