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详注上卷五微(三)
(2018-07-19 13:42:12)
标签:
教育声律启蒙育儿成长 |
分类: 闲情偶记 |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声:特指音乐。
色:特指女色,此处指歌女、舞伎等。
虎节:即兵符,古代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或信物。一般为铜铸,虎形,上有相应的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归统兵者掌管。调兵时由使者持右半虎节与统兵者验合,方能发兵。节,符节。
龙旗:上面绣有龙的旗子,作为君主出师的仪仗。
杨花:据《词源》解释为“柳絮”,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柳絮”轻柔多情,使得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现在说的“杨花”应该是杨树的花,杨树与柳树是不同的种类。
桂叶:桂树的叶。桂树常绿乔木,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先端锐尖,全缘,深绿色,碎后有清香气味,叶柄浅紫色。这里是“桂叶”,专指月桂,传说月宫有桂树,带有思念之义。
白简:古代御史谏官弹劾的奏章称白简,也可用来代指御史等主管监察的官员。
朱衣:官员所穿的一种红色的官服,也可代指有资格穿此类服装的官员。汉代祭宫、唐宋四品五品的官员都穿朱衣。
尨(音máng)也吠:出自《诗经·国风》。原文为:“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不要让你的猎狗叫起来。)尨,多毛狗。吠:狗叫声。
燕于飞:出自《诗经·国风》。原文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在飞翔,羽毛参差不齐。)于飞,飞翔。于,词头,无义。
荡荡:指很宽广的样子。
巍巍:指高大壮观的样子。
暄(音xuān):阳光温暖。
资:借助。
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
借:借助、依靠。
霜威:寒霜肃杀的威力。
出使振威冯奉世:出自《冯奉世传》。冯奉世为西汉武帝宣帝时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莎车王,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治民异等尹翁归:下联出自《尹翁归传》。尹翁归为西汉宣帝时人。曾任东海郡太守,因为政绩卓著而调迁右扶风(官名),为官清廉严正,死后家无馀财。异等,与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别人一等。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音wěi):出自《诗经·小雅》。原文为:“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棠棣树开的花呀,外观不是明艳照人吗?所有现在的人呀,没有人能赶上亲兄弟。)据说这是周公为宴饮兄弟而作的诗。燕,通“宴”。载,发语词,无义。棣棠,树木名,即郁李,也写作棠棣、唐棣,喻兄弟手足之情。文中将“棠棣”写成“棣棠”,是因为服从对仗平仄的要求而改的。韡韡,光艳茂盛的样子。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据说周天子派军队征伐入侵的西方少数民族猃狁(音xiǎnyǔn,古代少数民族的称呼,活跃于今陕、甘一带),戍卒们在征途中作此诗。参见前注。伊,代词,你、你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