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足球国奥队洋教练 |
洋教练也“阳痿”
新语
在家门口 ,在号称中国足球福地的沈阳,在14个中国人对11个外国人的“优势”之下,中国国奥队又输了。输给了吃不饱喝不饱的朝鲜队。虽然中国队获得了四国赛的亚军,但是谁都能看出这个“亚军”的水分,“水”得连队员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上台领奖,只好安排两个替补去把“奖品”领回来。国奥队的三场球几乎都是14个人打对方11个人;首战趁着博茨瓦纳队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侥幸赢了;次战,勉强保平;三战,全无斗志,输了个精光。一胜、一平、一负,三战积四分,“夺”得第二名。这个进程和结果,看着好像就眼熟。一想,这与前两天国家队在亚洲杯小组赛中的进程和结果一模一样。看来,国家队和国奥队真实难兄难弟,连战略战术都秉承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是兵法用反了方向,成了“彼盈我竭”,故输之。
国奥队在四国赛上的失利给了爱吹牛的杜伊一记响亮的耳光。但是杜伊还是很嘴硬:“明年的奥运会我们会表现出真正的实力。”然而,在昨天的比赛中,我们既没有看到中国队员的“拼”和外教用兵的“神”,尽管中国媒体很支持杜伊,但是我看不出明年奥运的时候,国奥的实力从何而来?
国奥队的失败再一次告诉我们,洋教练未必就比土教练强多少。土教练敢输的球队,洋教练一样也敢输。为什么?因为在场上踢球的都不是洋人。教练只能在场下待着。并不是只有洋教练才会告诉队员“要拼”,“要有血性”。土教练也会告诉球员这些话。但是球员上场后会怎么去拼,那只能是队员自己做主了。赛后,杜伊说“疲劳虽不是借口,但确实是原因之一。”这绝不是杜伊的借口,是实情。其实国家队兵败亚洲杯也是这个缘由。只是放在重要的锦标比赛中,又遇上了土教练,输球就成为了媒体和球迷们的话把,而这回子是洋教练,这话也就没人敢说了。但是,中国运动员内在的身体素质决不是洋教练能解决的,更不是杜伊在一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赛会制的比赛也决不会给你过多的时间来恢复体力。奥运会也是一样。
与国家队输球不一样的地方是:国家队输球,球迷们大喊朱广沪下课,而国奥队输球,球迷们喊的是谢亚龙下课。其实,这也就是发泄发泄而已。朱广沪下课了,换个别人――不管是洋的还是土的,中国足球也不会有多大改观,因为踢球的队员还是这些队员。同样,谢亚龙下课了,换个别人――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中国足球的运作方式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中国体育的管理体制目前是变不了的。
国人喜欢崇洋媚外,总以为自己原来没见过的东西都是好的。同样都是输球,媒体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洋教练,以及一如既往地“狂扁”土教练。其实,花这么多钱请来的洋教练,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本质。我看,还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