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人一拉裤,北京人就自责

(2006-10-08 08:12:11)

外国人一拉裤,北京人就自责

土山

昨天的《北京晚报》有一则报道,说一名外国人在北京的一条非旅游街道上,由于内急找不到厕所,又憋不住,“将大便拉入裤裆”。于是有北京人说“这外国人觉得挺丢人的,可我觉得,这更丢咱们北京的脸。”

看来,天子脚下的北京人的素质就是高。外国人在北京拉裤了,他们都要感到自责。不过,我觉得,这种自责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从报道所描述地点来看,事情发生在北京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上,这里不是旅游和商业的集中区,其周边多是一些机关大院和居民区。在这种地区平常是很少有游人光顾的,显然是没有必要修多少公共厕所。更何况事情发生在一个80岁的可能对大小便已不能自控了的老人身上,仅凭这样一件小事,就来指责北京的公共厕所少等,显然是有些失当。而且,报道还以个别外地游客的埋怨“公厕藏在胡同里面,我们怎么能知道?”来对此事推波助澜,就更欠妥。难道要把北京变成一个大公厕,大家随时都可以“方便”,北京人才会觉得对脸上有光?

出门在外,找不到厕所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仅再北京,也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发达的国家,我们也不会在大街上到处能看到“厕所”的标志。记得98年我们去法国看世界杯,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城市,从一下高速公路我们就找厕所,几乎转了半个城市也没有找到厕所,憋的我们没有办法,只好停在路边,敲开了路边的一户人家,请求用人家的厕所。当时,对于我们这些快要尿裤的外国人,法国人好像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城市缺少公共厕所而感到丢人和自责。

北京人根本无需对外国人拉裤一事感到自责。更不能因为拉裤的是一个外国人,就觉得有损北京的形象。对这一事件的过分敏感,不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方式。因为北京的街头也不可能到处都是“厕所”的标识和厕所的指示牌。即使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有些地区,比如居民小区,机关大院等,也不会欢迎游客的骚扰――不管是中国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因此,北京并不需要到处都准备这么多“公厕”。

 

(写于 2006105日)

文章引用自:http://xiaoshulin.blog.sohu.com/158094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