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教育部
鲁汉
半年前,教育部有一位行将退休的副部长,出来面对媒体大放了一番,怒斥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弊病。大家还都以为这是一个敢说真话的领导,于是赚足了百姓的同情。不料,副部长下台后却又出来澄清:我的讲话是经过教育部领导讨论过的,云云。前几日,又看到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下称“发言人”)在新浪网上回答网民提出的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鉴于教育部的官员对自己的身份,有这种出尔反尔的癖好,所以,尽管主持人一再称呼“发言人”为“王主任”,我们也不得不对现在这位发言人的身份产生质疑:“发言人”,您所作的这些回答,是代表教育部,还是只代表您本人?
既然声称自己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自然得为教育部评功摆好,这大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吃里耙外吧。所以“发言人”一上来就开宗明义:中国教育改革成就辉煌。这显然是在回应此前社会对我国教育的反思。那么“辉煌成就”表现在哪里呢?“发言人”说了三大理由:(1)学生之多,学校之多,为世界之最;(2)我国85%的地区和人口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3)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9%。
本来,对于理由(1),我是不想进行评价的。因为我们必须承认,我国人口多,所以学校也多,学生也多。从而,教育部管得也就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疲劳还总是有的。但是,当我继续阅读“发言人”的发言,我发现:学校多,学生多,与你教育部有什么关系?我何以这样说呢?大家可以往下看。首先,当有的网友提到,基础教育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时,“发言人”是这样回答的:早在90年代初,教育部就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小学和初中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其次,在回答网友对教育产业化的质疑时,“发言人”是这样表述的:“教育产业化”这个提法从它产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从“发言人”的这两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发言人”在为教育部推卸责任。因为“发言人”的讲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和教育产业化的产生与发展,和教育部是没有关系的。教育部下发过文件,反对过。言外之意,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下面人(省教委,市教委,县教委和学校)不听教育部的文件,自己搞的。于是,“发言人”在把这些责任推掉的同时,也把规模为世界之最的教育管理的功劳,苦劳和疲劳都推掉了。教育部的领导们总不至于说:好事是我们领导的好,坏事都是下面人干的吧。
其实,你教育部可以把功劳,苦劳都推卸掉,但是,你的责任确是永远也推不掉的。因为,你教育部毕竟是全国教育管理的主管部门。如果,对“教育产业化”这个问题,在观念上,我们还有所争论的话,那毕竟还属于看法不一致的范畴。但是,如果教育部明明知道“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而任由其发展。你们是无能呢?还是渎职呢?这个责任,你们能一推了之吗?
对于理由(2),我只想说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cfe21.com/EduInfo/fagui/yiwujyf.htm)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6年4月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执行的法律。屈指数来已近20年。今天,“发言人” 还以“在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部的政绩拿出来炫耀。请问“发言人”:作为国务院的教育主管部门,你们这是在藐视法律,还是在亵渎法律呢?更何况,这个85%的数字究竟有多少水份,我想“发言人”比我们大家心里更清楚。如果教育部对这个85%还在沾沾自喜的话,那么看一看下面的报道,你们还能喜得出来吗?中共中央党校前不久公布一项调查报告说,中国农村辍学率出现反弹。二零零零年,中国宣布如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这项调查指出,教育「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相当脆弱。所谓「基本普及」,是指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覆盖地区实现这一要求,还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口覆盖地区,主要西部贫困地区,这一目标远未实现;即便在「普九」已经验收的地区,辍学率也出现了明显反弹。近年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一般农村辍学率高达一成以上。
至于理由(3)就更可笑了。我们可以不怀疑这个数字(19%)的真实性。但是这个比例是怎么得来的呢?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清楚地记得,我们的高等学校入学率的大幅提高,缘自6年前教育管理当局无视教育规律,在当年高校招生计划早已下达的情况下,不顾高等学校实际情况,不听取高校的反对意见,肆意大幅度提高高校招生人数。它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学生宿舍拥挤,教室紧张,实验室不足,师资缺乏等等。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缓解。比如,直到今年,还有高等院校因为学生宿舍和教室的问题,不得不让今年的新生推迟到10月才入校。可以说,6年前的这次盲目地扩大招生以及6年来过度的增长,直接导致了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的大幅下降。对于这样一个招致教育界人士一致反对的荒唐决定,你们教育部还好意思拿出来为自己评功摆好?“发言人”可能还以为这是金子,就往自己脸上贴。孰不知,这是一个屎盆子。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欲盖弥彰”。读了“发言人”的这番讲话,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发言人”要维护教育部的对外形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些事实,你却还要百般狡辩,到处推卸责任。众人的耳目,你能遮掩得过来吗?
“发言人”,你虽然是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但你不应该沦为某个部门豢养的哈巴狗。纳税人给你发了工资,你却在这里蒙骗百姓。你难道真的不怕别人说你吃里耙外吗?
本文写于2006年1月2日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ohu.com/members/xiaoshulin/?to=view&c=0&cur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