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非530

(2015-01-19 11:03:03)
标签:

股票

绝非530

      观点:此非530,股价不会出现大面积连续跌停。市场或许会通过两融这个导火索完成市场阶段性的风格转化。券商等蓝筹会出现阶段性的沉寂,新的龙头会趁机揭杆而起。

     自从周末出了融资融券利空后,市场中关于它的文章可谓是文山书海,看得人头晕眼花。但是总体上的思路是管理层看到了市场过快的上涨,有点超出了预期,所以要适当地洒洒水,降降温。而降温最好的品种当然是前期上涨最快,影响力最大的大金融板块了。国家推行经济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根本的途径是股权融资,而解决的根本方法是注册制。注册制的推出最早也要在15年的年底,而在牛市的中段推出注册制,自然地完成股市大扩容是管理层乐于看到的事情。而按照现在这样的上涨速度,到了注册制推出的时候,怕是已经到了相当的高位了,那时候推出极可能演变成牛市的顶部,所以管理层要干预一下,要适当地降低股市上涨的速度,变快牛为慢牛。

      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断定,管理层与大家一样是认可牛市的,只是对于上涨的速度有分岐。推动牛市上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这只黑天鹅不过是牛市中的一个小插曲。

      太多的分析我们也不用展开了,因为市场上关于这一类的分析实在是汗牛充栋,关键我们想知道的是接下来我们应对的策略是什么。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也就是说所有影响市场的因素,包括国内、国际政治、经济,行业发展,公司利好利空等等所有的因素都已经体现在了指数中了,我们只要研究指数就相当于研究了所有的因素。而如果我们去挨个地研究所有的影响因素的话,一来我们是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信息的,二来就算知道了所有的事情我们也不能一一分析出它们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它们平衡之后对市场造成的总体影响该如何。

     今天市场在券商等金融板块的带动下大幅下挫,券商几乎是全线跌停,股指也以186点的下跌开盘,个股跌多涨少。上周时我们谈到了股指的新高3404就像林志玲的皮肤一样吹弹可破,看来是有点过于自信了,也有可能年底了应酬比较多,饮食不注意小林同志脸上长了一些粉刺或是痘痘吧,前期高点弹而不破。这也告诉我们了在股市这个战场中,同样是骄兵必败,千万不能忽视你的对手,不论是多方还是空方,不论它们溃逃时是多么的狼狈。前两天的空方就像溃逃台湾的国军一样,但是不要忘了,我军还有金门之败呢。市场还是受到3392压力,以及沪深股指的背离后选择了统一向下。

      这样的市场不由得让人想起8年前的夜半鸡叫——“530”。因为证监会在半夜发布提高印花税的消息导致千股跌停,之后共出现5个跌停。无数的家庭资产一周内缩水一半,离婚率大大提高。就在5月29日,本人在上海两大剧院招收收费班学员,人山人海,报名的人挤满了咨询台,交钱都挤不进去。第二天正式开课的时候,千股跌停,大家都相对无语,不明所以,恍若梦境。

      现在的情况也较为相似,周末出台利空,股指低开,券商板块大面积跌停。但是我认为今天的行情不是“530”,不会出现“530”时的惨状。

      其一,本次政策的力度并不像当时530时那么大,只是针对于部分券商的违规行为的一次通报批评而已,也没有什么过于严重的处罚措施。况且这些利空在几周前就已经酝酿了,并且券商股已经有了四周的横盘来消化这些利空了。它打击的更多的是券商以及与融资相关的一些品种,而不像当时针对所有股票的打击。

      其二,位置不一样。当时从998点已经上涨到了4335点,股指翻了四倍。许多题材股的炒作确实有点不太像话,很多个股的市盈率高达几百倍。而现在股指不过上涨了60%,不过是涨速稍微有点快而已。在此出现连续五个跌停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对于某些股票今天出现了大跌的,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按照自己股票的情况,没有跌破止损位的仍旧可以持有。

      其三,市场表现不一样。530时千股跌停后,几乎很少有股票能翻红的,基本上全部死死地封死在跌停板的位置上,多头就像高潮后的死鱼一般,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而今天则不然,上涨家数在不断攀升。多头实力还是很强的。对于一些形态好的股票还是可以择机介入的。

我们在上周五讲的一剑封喉形态中讲的北续通信今天就表现还不错,继周五出现低开高走的阳线后,今天又出现低开高走的阳线。表现抢眼。大家可以好好地回顾一下本人上周五的博客,一剑封喉的形态正好是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今天是出现了低开了,如果再能高走,那就得了,上涨再走起!如果今天低开4个点的时候进去,到现在已经8个点的利润了,真是蛮爽。

绝非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