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2009-05-18 18:17:48)
标签:

旅游

分类: 纪行笔记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二十多岁的人·

 

吴品醇曾经唱了一首有趣的歌,歌名叫做《二十多岁的人》。这些二十多岁的人走出校园来到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把自我的个性放置到社会这个大的砂轮上磨砺过后,砥砺去他们身上稚气与不成熟的同时,那一份美好的纯真与热情似乎也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不断减损。所以,你说他们上了年纪,但是那一张张仍受到青春眷顾的面孔无疑是反驳你的最好证据;你说他们还很年轻,但是他们身上已经呈现并且逐渐加深的世故与老练又将会成为最佳辩护词。终归还是这样的形容比较恰切——这是一群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的人,他们的身体足以支持他们为国家社会做几十年的奉献,他们也将在这看似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心智上的完善与成熟。他们在父母眼中好像还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只是父母还不晓得他们的肩膀已经能够担当风雨;在他们的学弟学妹眼中他们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是自己努力的方向;社会与时代的使命也在时刻提醒着他们:“你们将是推动这个国家与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他们自己的心中,也已经有了那个愿意为之孜孜不倦不懈拼搏的目标与追求!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回忆伴随老去·

 

今天,这个群体当中的一份子——我——搭乘着青年号,和单位的同事们到抚顺做一次短旅。我的生命计时器上指针已经介于二十八九之间,但这却是我第一次以青年的身份来参加青年的节日活动。现在我才感到诧异,但在仔细回想当中又没有清楚的记忆,不知道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在做些什么,脑子里好像连模糊的痕迹都没留下,若说空白还有空气尚存,我就只能用真空来描述此时脑子中空空如也的状态了。部门统计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名单时,她问我去不去?我当时毫不犹豫的报了名,理由是:“当然要去,不然岂不是被纳入老年的阵营了!”现在回想一下,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你开始生活在回忆中,证明你已经老了。参加以青年名义举办的活动,是不是也印证了从前从没想到的“老去”这个词,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内心造成一丝隐隐的威胁了呢!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现在我好像正经历在这一瞬。只是前辈面前,小子不敢争先,横向比较不敢妄称“老”,所以选择“成熟”这个字眼来代替。但是,从自己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你已经开始慢慢变老了,虽然它不曾姗姗来迟,只是它目前行进得较为迟缓而已!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填满双眼的绿·

 

车子从市内驶入沈抚高速公路,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上,一路向窗外望去。映入满眼的都是春天搜集来的各色的绿,春天得意地将她的每一件绿色的展品摆在我们面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小草的嫩绿,有公路两旁树木排列整齐的两行碧绿,有松柏经历岁寒风霜却历经雨雪而不凋的苍翠,有裸露的石壁上带着明显营养不良症状的野草的黄绿,有山顶雾气笼罩中参杂了氤氲水气的绿意……随着此行的目的地——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点点临近,道路在逐渐的收窄并伴随着躯体的不断扭动,于是那两边夹挞的绿色不断从远处直扑入你的双眼,于是原本分不出的形状现在你也能看得清楚,枝叶的形状甚至于攀上车窗的那片树叶的脉络你都了然于眼。车子驶入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的范围之内,山势的高耸更增加了绿色的厚重,树木的手臂都伸出来触摸远方来的朋友,有那顽皮的恶作剧似的突然把脸贴上玻璃窗,给你来个绿色的惊愕。淅淅沥沥的雨滴无声地打在绿叶之上,转瞬溜走的瞬间却顺手牵羊般偷走叶片中储藏的绿意,于是雨滴再度落在身上时,那裹挟而来的绿意也随之一丝一滴钻入心里,也许从心里绞拧出的绿意历经千年的沉淀以后,也会化成一颗项上佩戴的晶莹而不刺目、光艳却不炫耀、内敛而充满生意的祖母绿!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惨案·怀表·遗骸·

 

或许有人不愿意回忆这段历史,因为它太惨痛太沉重,就像是一场噩梦。但这却是一场真实发生的噩梦,它上演的时间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六日上午十时到十一时许。是日本人导演了这场灭绝人性的屠杀表演,他们为了拍下平顶山村民濒死的表情,竟然还架设了照相机记载下他们的恶性。参演的演员没有明星大腕儿,无一例外地全部都是群众演员,他们当中有新婚的夫妇、拄着拐杖的老人、抱着孩子的母亲、牵着母亲衣襟不知将要遭受浩劫的儿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同胞——中国人!回味带来的苦涩会让你觉得黄连都要比这甜上千倍万倍,历史不止供我们纪念,更需要我们直视!走在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与惨案遗址里面,随着每一眼的凝视与每一段文字的阅读,那背后所隐藏的数以千计的同胞的悲惨遭际,似一块千斤磐石压在心上。脚步一步步沉重,上午的轻松与畅快被压榨的了无踪迹。在陈列的受难同胞的遗物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十几块怀表,有的已经严重变形,但还有一块较为完好的,指针还停在历史的那一刻,似乎提醒每一个观者也不要忘记!惨案遗址里的八百多具受难尸骸的遗骨,直到现在依然会刺得你心头隐隐作痛,甚至滴血。一具大张着颌骨的遗骸,不知道是在无声地述说着至今仍难以释怀的不解,抑或是穿越历史时空对日本人曾犯下的暴行进行大声的控诉,还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呼喊着亲人与爱人的名字!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追问与煞风景·

 

去时的兴奋化作了归来时的满身疲倦,闭着眼睛靠在座位上,感受着回程路上的风声将抚顺这座城市一点点抛在身后。回来路上的景色除了因天色变化带来的明暗变化外,与来时并没有什么不同。暂时忘却旅游时看到的景物,小憩一会儿后,开始一心一意琢磨起道路两边的树来。来时路边的树木由整齐的行列排序、夹路逶迤逐渐过渡到修葺不齐、聚众成林,归程的变化就像是电影在倒带播放,一样的情形只是逆转了播放的次序。二者之间的变化就在于人工的介入:乐于借改造自然以彰显自身智慧与力量的人类,按照自己认定的方式以横平竖直的规矩,让原本自然生长的树木去践行我们的意愿,于是有了自然与人工两种面貌。这让我想到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描写的情形,那里为追求梅花的窈窕姿态,除其直,删其繁,专拣枝桠弯曲,花朵稀疏的保留,以满足病态的审美观点。现在,是保留挺直的,删去蔓枝,修正树冠,以确保整齐的视觉效果。这样两种做法的取舍看似不同,实则后果并无二致,其实质都是泯灭了每一个个体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说,就像是李商隐《义山杂纂》里说的那样,叫做“煞风景”。这也是有时候不愿去多想,不愿去深入追问的原因。葛兆光在谈及“当文学遭遇历史”这个话题时说的:文学与历史常常发生冲突,文学作品常常让我们读后浮想联翩,幻想着诗人的浪漫与洒脱;而历史却总是要固执地揭开这层美丽的帷幕,去窥探其背后的真实。这样经过时间的筛选,“文学记住了浪漫和美丽,而忘却了真实、平凡甚至低俗,历史却总是要记住真实、平凡的生活,却常常遗忘了那些曾经在心灵中有过的浪漫和美丽。”他所指出的正是这种追问之下带来的“煞风景”的效果,这对于一个一直沉浸在美好幻想当中的灵魂来说,就像是你残酷地戳破了他幻想的肥皂泡,原本的五光十色转瞬即逝,陪伴他的如果不是目睹真实后脸上挂着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泪水,那么就应该是“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的真勇士坚毅而睿智的目光!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抚顺纪行——游三块石森林公园、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有感

                                                                2009-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