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在于钱权交易盛行

(2006-08-15 20:08:28)

 

最近,中国有媒体报道,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未来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从而网上引发热议,从各网站跟帖及相关评论看,大多数网民对这一说法不认同,许多人更是对经济学家的立场和操守提出质疑。在该媒体看来,对收入差距存在的认可,在非此即彼思维模式的推理下,由承认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变成替富人说话,变成替贪官奸商说话,变成替既得利益集团说话,由替既得利益集团说话变成几个经济学家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这样的讨论既完全忽略了合理成分,也无法达成改革的共识。

其实,为什么国内民众(有人不太认可网上的“民众”用这样称谓)会对这样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中国未来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会讨论得那样热烈,并对经济学家的立场和操守提出质疑?为什么国内民众会有这样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方式?是这些讨论的观点有问题,还是民众的思维方式有问题,这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也不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

也有人说,就目前国内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要理解中国收入差距问题首先要给出一个衡量合乎定义的“收入”,在此基础上算出来的收入和收入差距;还有人说,国外的基尼系数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远,用这样一个标准是无法得出中国分清收入和收入差距的。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居民的“收入”的难以界定,无论是着眼于货币收入,还是着眼于给人享受的资源流量;无论是当期收入,还是顾及长期获取收入的风险程度;无论是计算合法收入,还是考量非法收入等,仅是用一个收入差距一了百了无意义的。

可以说无论是民众对国内经济学家的质疑,还是他们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无论是“收入”界定的难度还是收入分配结果如何的不公平性,我想这些都不会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也不是引起民众对收分配问题热评的重点。民众最为关注的应该是造成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平的原因,是市场的使然还是有其他原因?

大家都会知道,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个人家庭条件、禀赋、市场能力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不同自然会造成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甚至于市场竞争越激烈,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就会越大。如果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讨论中国未来收入差距拉大会不可避免,我想没有多少民众会对此有多少异疑的,也没有多少民众会对经济学家所得出来的结论会有多少质疑的,在此,民众收入分配拉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运作?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还是通过计划的方式在运作?是通过价格机制来交易还是通过钱权关系来关系?如果我们的市场有市场之“形”而没有之“神”,如果我们的市场是通过钱权交易来完成,那么民众的对上述问题的质疑也就十分正常了。

可以说,在目前中国的市场体系下,一方面个人经济生活的权利空间在不断地扩张,民众事实上也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改革、经济成长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运作的许多方面又完全是政府主导。由于经济运作许多方面是政府为主导,这就使得不仅政府的权力可以在市场中进行各种各样的钱权交易,也可以通过政府权力来制定规则把这些政府权力交易市场化与合法化。

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及运作,就是高层管理者利益最大化。这种管理者利益最大化不仅表现于许多高度专业化管理层的人事任命非市场,也表现为大批行政干部调入国有企业来分享国内企业改革的成果。这样不仅严重地削弱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也表现为出台一系列奇形怪状的制度、政策、法规让高层管理利益最大化。这样,不仅使得许多国内成为“一人企业”,也让企业员工成为被动的受人奴役的改革接受者。

还有,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与土地、劳动力、工业资产等要素不同,大多数金融资产持有都是消极的,即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往往没有从金融资产持有中获得收益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对于土地及劳动力持有者来说,他们都会有能力主动地从这些要素中获得收益,但对大多数金融资产的持有者来说,他们没有识别所持有的专业化的金融资产的价值、风险等能力。正因为一般民众缺少金融知识与金融专业技能,金融资产也就容易成为政府掠夺的对象。比如说,政府为了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改革,一直把居民的储蓄利息压低在最低水平上,从而使得居民大量的财富不知不觉转移到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

再有,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本来国有土地是全民的财富,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让公众持有,让全国的每一个公众来分享国有土地增值的成果。但是国家土地所有权被虚置弱化,从而使得大量的与国有土地有关的财富被政府部门转移,被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来为少数人利益服务,让整个社会巨大财富转移少数与政府权力近、或有钱与政府权力交易的人手上,从而使得民众用一生的财富来负担过高价格住房,不少居民家庭积蓄的一点点财富也就因为高房价拱手转移到少数人手中。

也就是说,如果国内居民收入分配是以政府权力来主导,是通过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来掠夺,而不是通过政府的权力来保护广大民众之利益,那么居民收入分配拉大民众能够接受吗?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尽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写入中央的各种文件,但是许多政府部门的文件与政策却与中央之精神背道而驰,不少政府部门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扩张其手中的权力,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这些权力的市场交易合法化、制度化。试想,如果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由此而来,岂能不引起广大民众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质疑与不满?

所以,在目前中国的社会,随着个人与团体利益的分化,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实现个体的利益最大化,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本个人市场力不同争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社会也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应该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同等的机会,就得不断扩张每一个人经济生活权利的空间,就得减少或弱化对个人经济生活权利空间侵犯与掠夺。如果是这样,民众收入差距分配的拉大可怕吗?这就是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讨论无法取得共识的症结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