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个人住房按揭固定利率

(2006-01-31 18:51:15)

今天看到北京上海开始实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固定利率了。这应该是好事,我在早几次文章都提到此事。但是作为一件好事,为什么这样久的时间后才推出?为什么民众对此不是太热情?在这里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民众对利率风险还是了解不是太多,特别是以前没有负债过的民众更是对此不了解,但是只要个人一负债,其利率风险的重要性就显然了。二是目前国内银行推出的住房贷款固定利率仍然仅是在试行阶段,民众可选择的余地不大。

 

对于前一个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而且一直到住房按揭贷款推出前,国内民众对负债还是比较陌生,因为那时大家只是把自己的一点钱存入银行,存款利率完全由银行管制,利率多少个人根本就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同时,那里大家没有负债,对贷款利率也就根本上不会关注。由于没有负债,那么利率的变化对民众的生活就不会产生多少的影响。但是自住房按揭贷款推之后,民众的负债急剧上升,估计目前可能达到两万五千亿元。这样大的数字,银行利率只要变化一点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比如如果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借钱人就得多付出250亿利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今年农民免农业税也就是几百亿,而且分摊多少人。但这250亿又是多少人来承担。怪不得,早几次利率变化,已贷款的民众反映是会那样强烈,道理就在这里。

 

目前国内银行推出按揭贷款固定利率,我想这是民众规避利率风险的一种方式。尽管有时看上去固定利率是比浮动利率高一点,但是如果把个人主要负债锁定在一个固定的值上,个人所要承担的风险自然降低。现在的问题是银行推出的固定利率仅限在新贷款客户上,如果这样目前银行推出的固定利率也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改变这种状态,而是同时适用于已经有购买的客户,那么已经购买过房子民众就可能考虑是否改变目前采取哪一种利率方式。

 

但是民众在选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言,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自己的财务状态,未来对收入预期,未来的就业情况等方式来考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这样每一个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认为的最有效的选择。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实质。

 

目前国内银行实行个人住房按揭固定利率,由于刚在试行,类型与样式十分单一,给民众可选择的余地不大。比如,在加拿大银行住房按揭利率可以是多种多层次的体系。它可以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混合式,也可以是单一的固定式,而且不是样式其年限也有多种选择。比如二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等,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在这里最为重要的有几点。

 

即一是自由选择性,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二是民众在自己选择过程中有完全自主性,即利率水平多少,完全不是由银行单一来决定,或是由央行来管制,而是比方谈判结果;三是由于利率完全是双方谈判之结果,合同一旦签订,任何一方违约都要承担责任。即个人与银行行为完全受合同约束。

 

根据这些条件,那么中国银行目前个人住房按揭固定利率仅是学到一点皮毛,根本就没有学到其实质性东西。在目前中国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利率体系下,民众不仅选择余地小,而且在于没有让客户处于市场中心的主动地位。个人承担的风险高,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低。因此,希望国内主管部门对该问题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如何制定出一个更的个人住房按揭的利率体系。特别是对已购买房子者的贷款利率也重新的可选择的余地,这方面政府完全有可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